習近平回信斯梅戴雷沃鋼廠職工 勉勵為中塞友誼作新貢獻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4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覆信河鋼集團斯梅戴雷沃鋼廠塞爾維亞籍職工,勉勵他們為中塞友誼作出新貢獻。

  共建「一帶一路」生動實踐

  習近平指出,2016年我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到斯梅戴雷沃鋼廠同你們面對面交流,深深感受到大家對中塞互利合作的支持和對鋼廠美好未來的期盼。從你們的來信中我得知,在雙方管理團隊和鋼廠工人的共同努力下,鋼廠面貌煥然一新,為斯梅戴雷沃市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對鋼廠在中資企業投資後迅速扭虧為盈、5,000多名職工的工作崗位得到保障、數千家庭享受平靜幸福生活感到十分高興。鋼廠的發展離不開愛崗敬業、拚搏奮鬥的員工,你們用辛勤的勞動使鋼廠發展日新月異,為中塞鐵桿友誼續寫新篇,我為你們「點讚」。

  習近平強調,斯梅戴雷沃鋼廠的良好發展,是中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也是兩國互利合作的成功典範。鋼廠職工是中塞友好合作的參與者、見證者、貢獻者,也是受益者。希望你們繼續全心全意做好本職工作,熱情投身鋼廠運營和發展,為促進塞爾維亞經濟社會發展和鞏固中塞鐵桿友誼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日前,河鋼集團斯梅戴雷沃鋼廠30名塞籍職工代表致信習近平主席,介紹鋼廠發展近況及對當地民生改善的重要貢獻,表達對習近平主席親自關心和促成該項目的感激之情。

  中企助起死回生成功典範

  斯梅戴雷沃鋼廠成立於1913年。鼎盛時期,鋼廠為斯梅戴雷沃市貢獻了40%的財政收入,帶動1,600餘家當地供貨商。許多家庭幾代人都在鋼廠工作。

  上世紀末,由於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加上管理等因素,鋼廠陷入困境,多方尋求出路未果。一家外國公司一度接手鋼廠,由於無法扭轉局面,數年後又將鋼廠以一美元價格回售給塞爾維亞政府。武契奇曾回憶說:「一個個希望變成失望,最後是中國的合作夥伴給我們帶來了真正的希望。」

  河鋼集團與塞爾維亞政府於2016年4月簽署收購協議成立河鋼塞鋼。通過技術改造、優化管理、拓展市場等措施,僅半年時間讓企業扭虧為盈,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

  2018年9月,武契奇作為塞爾維亞總統來華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同習近平主席會見時,武契奇說:「斯梅戴雷沃鋼廠起死回生是個成功的典範。它有力地證明『一帶一路』倡議給塞爾維亞帶來的是就業的增加和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