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塑」或「走塑」 當局要說清楚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實施任何新政策,都會受到一些衝擊和反彈,若有完善配套和措施,縮短大眾適應期,政策才得以順利推行。坊間近期熱論的「走塑」措施引起很大爭議,正是因為當局的考慮不周,配套不足所致。

  塑膠製造的日用品不計其數,部分基本上已經成為生活的必需品,當局推行「走塑」,旨在環保減碳,本來是好事,但當這些生活必需品未有合適的替代品之前而強推措施,就會引起市民大量不便,造成民怨。當局一再強調,在實施政策之前已經廣泛諮詢,亦與較多受影響行業,例如飲食、酒店業等取得共識。惟措施甫展開就揭發問題多多,例如替代品未及推出使用,又或替代品質量參差,根本不能符合實際使用等,不禁也令人質疑,當局所謂做過的大量諮詢研究、溝通究竟有多少成效?

  「走塑」這個概念,究竟對環保減碳貢獻幾多?也令人迷惘。塑膠製成品在上年代大行其道,出發點其實與環保有關係。當年為了保護樹木,將木製、紙製的日用品變成了塑膠;今天要「走塑」,替代品卻走回頭路,用木和紙來製造,似乎很不合邏輯。當局執意推行「走塑」當然有其理據,惟至少也應該要把這些疑惑向大眾解釋清楚。

  針對所謂的環保減碳,當局連推兩項措施,垃圾徵費,是將垃圾放在一個完全不環保,不可天然溶解的「塑膠」袋內。不但沒有減廢,反而是「加塑」,更增加了堆填區壓力。然後,第二項措施是「走塑」,要求市民棄用塑膠製品。這種一邊「加塑」,一邊「走塑」的自相矛盾思維,連負責官員都不能自圓其說,那教廣大市民怎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