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科面面觀 3/升學顧問教路 選科三大熱門趨勢
為協助DSE考生明確未來規劃,更了解專業選擇及就業趨勢,《大公報》上周六舉行「我的志願·我的夢」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及學生分享看法。其中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指出,當前學生面臨資訊少、選擇窄的困境,他向廣大考生分享大學的最新方向及趨勢,包括跨學科課程、職業專才教育及國際化趨勢等,希望幫助學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
座談會上,有應屆DSE考生指部分學校老師不了解新興學科,易忽視發展機會;已設立人生目標的考生建議,可深入了解不同學科的體系及發展,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科,日後可以「學以致用」。他們都希望多一些了解最新資訊,少一些「不知道」,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的時代大潮。\大公報記者魏溶、趙之齊(文) 何嘉駿(圖) 許棹傑、鄧浩朗(視頻)
吳寶城表示,當前中學階段負責升學輔導的老師因為工作限制,未必掌握最新資訊,因此造成了DSE考生在大學聯招(JUPAS)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時遇到掌握資訊少、選擇範圍窄的困境。
跨學科課程涵蓋不同範疇
吳寶城向學生分享了現在大學的新方向和新趨勢,希望能夠給考生更多升學的最新資訊。
他說,第一方面,當前各間大學增加了越來越多跨學科的課程;以城市大學為例,推出了法律與工商管理的雙學位課程,以及法律與犯罪學、數學等方面的跨學科結合。
吳寶城表示,在當下人工智能普及的時代,有學生會擔心人工智能可能會取代部分工作;但如果人才具備跨學科知識,在不同範疇均有涉獵,相信被取代的可能將會降低,認為DSE考生可以多考慮跨學科課程。
職專教育預早獲職場體驗
第二方面則是職業專才教育,吳寶城表示,現在已設立首間應用科學大學,政府正在推動應用科學大學聯盟的成立,在JUPAS聯招中也有應用學科的一些先導計劃。越來越多的課程加入了職業專才的元素,例如增加實習,學生可在大學階段獲得更多職場體驗。
吳寶城指出,以往課程的關注點往往在學術和理論方面,有些學生在學術方面有更好的能力,有些學生則在實務方面更為突出,因此加強職業專才教育,一些學生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理想。「如果同學可考慮多一點職業專才教育,其實都可以追逐你的夢想。」
海內外求學經歷帶來優勢
第三則是課程的國際化趨勢。吳寶城介紹,有不少考生會考慮赴海外還是在本地升學,但其實考生還有中間選項。吳寶城續指,現在很多本地課程加入了很多國際或者內地的元素,例如嶺南大學開設一系列博雅教育課程,學生除了在本地讀書外,亦要赴海外上課;中大則設有中大及中大(深圳)校園,兩地相互配合,學生可體驗兩地校園。
因此,這些專業的畢業生既具備香港教育的背景,亦有海外或內地求學的經歷,相信在未來就業時,具有兩地背景的畢業生會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在某些領域更受僱主青睞。
最後,吳寶城介紹,當前諸多學科有需要用科技去應用,例如教育也需要進行電子學習等方面的培訓,因此他建議考生可以考慮更多與科學、科技相關的學科。「創新科技是香港的優勢和趨勢之一,如果考生選擇讀這方面的課程,將來會有一定的優勢。」
座談會現場有兩位應屆DSE考生分享個人經歷和看法。其中來自華仁書院(九龍)的陳浩然是今年DSE應屆生,他透露,自己填報了香港大學的醫學院以及北京大學的生命科學。
講到自己選擇北京大學的緣由,陳浩然憶述小時候和爸爸一起去北大參觀的經歷,那時他就被北大的師資及學術氛圍深深吸引。不過,據其觀察,選擇內地就學的香港學生比例不大。他說,學校老師較少講內地高校的選科信息,有時會提一兩句,同學們不太了解內地的文化與課程,自然就難做出前往內地就學的選擇。
談及JUPAS選科,陳浩然同學表示自己在此過程中受到學校很多幫助,惟他發現有些老師未必了解目前時代的一些新學科,容易忽視一些發展機會。有同學在選科時,一味想着挑選宏大的學科或排名靠前的頂級大學,或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揀選熱門專業,但對其收生要求或就讀硬性條件並不了解。聆聽了嘉賓的分享,陳浩然感慨:「這次座談會真是解決了我心裏的忐忑」。
先了解學科體系及就業方向
來自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的學生周凱熙同學直言自己不想讀「神科」,而是計劃選擇酒店管理方面的課程。周凱熙認為,一方面自己只是普通考生,而非「學霸」;相比學術理論,自己是一個務實派的人,因此更喜歡一些實務類的知識和工作。他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做符合自己情況的最好。
對於JUPAS選科,周凱熙同學認為,「只不過是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科目」,當前他已經找到人生目標,因此在學科上亦有明確方向。他也感慨不少人選擇科目時,既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也不了解什麼專業適合自己,往往只會隨大流考慮所謂「勁」的科目、賺錢的科目。周凱熙說,DSE考生如能在JUPAS選科前,真正了解不同學科的完整體系及未來就業方向,相信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選科方面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