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鴻】讀書如春耕
雲 憬
春日裏,父親耕完了幾處土地,母親也攏好了一方菜畦。父母耕種,順應四時,我也趁着春光明媚,隨手拿出幾本書細細翻看,耕種起自己的心田。
賈平凹的《自在獨行》為我種下了好讀書的種子。也是從讀書開始,講述他如何在孤獨裏看自己,看世界。在文章《紡車聲聲》中,他寫到,母親紡線時「嗡兒,嗡兒」的聲音催促着他,在油燈旁、月光下陪他夜讀,為他種下了「發狠讀書」的種子,令他不敢動搖,更不敢懈怠,於是就有了後來,他以書為樂的場景。在賈平凹看來,讀書之好,不止能「果腹」,還能「納涼」。他在文章《讀詩能耐熱》中就寫道:「讀詩能耐熱……慢讀即可安靈,靈魂安妥,酷暑便是清涼世界。」我不由竊喜,竟意外從中得了防暑新法「慢讀詩」,於是開始盤算酷暑之時一試。
汪曾祺的《人間食事》為我種下養心性的種子。在作品集裏,從瓜果到寫到佳餚,從茶事寫到飯事,字字句句不離生活本味,一點點餵養着我的內心。在文章《葡萄月令》中,汪曾祺寫全景描述了葡萄十個月的種、長、收、藏,一氣呵成。他的雙眼緊盯葡萄微小的變化,守得住時間,也守得住最值得期待的味道。汪曾祺寫吃,卻不只寫吃。《麵茶》裏以麵茶引入,而多講麵茶鍋。「麵茶鍋裏煮元宵——渾蛋」,只煮麵茶就是「糊塗」,兩則故事充滿趣味又富有哲理,發人深省。汪曾祺筆下的食與事養胃又養心,十分值得細嚼慢嚥。
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則為我種下了力量的種子。與書同名的文章中,余光中老先生所述美國的雨聲、日本的雨聲,聲聲都能聽到對故鄉的惦念。雨落在樹上、瓦上、雨傘上,奏響的,卻是記憶的彼端思鄉的音樂。他熱愛祖國,情感細膩浪漫,因此不允許任何人對祖國有所輕慢,這在文章《萬里長城》的開端,就有令人震撼的描述。見圖片上的「洋策士」褻瀆長城,他竟一掃斯文開口啐罵,出口的粗話像滾滾春雷,立刻驚醒了我心中深藏的感情。彼時的他身居美國,他寄信未成只能「雨中獨行」的場景,更是把我置於一位落寞遊子的身影之後,心中不由踽踽焉、慼慼焉。
一個人,如果愛讀書,便如同田園茂盛,欣欣向榮。人生短暫,世事紛雜,倒不如有書在側,紓困解惑、拋卻雜念。
讀書如春耕,不如在這春日裏,播種下讀書的種子,定會在未來有心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