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科技轉型 傳統產業煥生機

  「我很認同一句話:『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葛明在訪問中表示,任何產業都需要根據社會發展,不斷變化轉型及提升技術,甚至帶動市場變化,故他支持本港傳統產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這也是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的其中一項重要工作。

  新材料製衣 售價升百倍

  他說:「什麼是傳統企業升級轉型?舉例一間從前生產手錶殼的公司,現轉為生產iPhone的觸控熒幕,(產品)質素和售價完全不同,其實一件從前售價20元的衣服,如今也可透過技術發展甚至用新材料變成功能衣服,售價可提高至2,000元。」

  葛明認為,升級轉型成功與否,取決於是否符合市場需求,「有否競爭力是重中之重」,企業要主動擁抱變化。他說,香港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機遇極多,過去數十年經歷幾次經濟轉型,都因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特殊地位,令製造業轉型順暢,「第一次是上世紀由轉口貿易轉為輕工生產,因當時香港有大量人口及低成本,加上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從上海來了第一批工業家。後來內地改革開放,港資企業可到內地發展,亦成功轉型,問題是(當時)賺錢相對易,多數是靠低成本打市場,如今科技創新至為重要,故要利用創科進行升級轉型。」

  新質生產力與日常息息相關

  對於有意見認為,不論新質生產力抑或企業升級轉型均過於科學,一般市民難以體驗。葛明則指出,新質生產力的涉及範圍不止工業本身,農業及服務業都牽涉其中,只要有所提升,便能為市民帶來不少好處,「例如不少香港長者生活孤獨,無人傾談,或因年紀大忘記服藥量血壓,但現已可透過人工智能及Chat GPT開發機器人陪長者傾訴,甚至可了解其情緒變化及作出安撫,所以日常生活其實與新質生產力亦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