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古籍修復師 妙手「救」殘卷
吉林大學圖書館的古籍部每天都很安靜。埋頭工作的張奇,正在用毛筆蘸上漿糊,修補一本從清代傳下來的《王氏宗譜》書葉(古籍特有數量詞,古代書冊由一葉一葉雙面摺疊裝訂而成,一葉相當於現代書籍兩頁)的受損部分。拆線、編號、配紙、壓平……十餘道工序按部就班、不急不緩,一葉葉因蟲蛀、戰爭、酸化等而受損的古籍,在他手中「重生」。作為古籍修復師的張奇,已與「故紙堆」打了超過20年的交道。秉持着「修舊如舊」的精神,他用自己的雙手讓上百本因歲月磨損的古籍重煥新生,在延長古籍經典「壽命」的同時,更以書葉為載體,潤物無聲地延續中華民族共通的情感體驗和精神財富。\大公報記者 盧冶、林凱
對古籍修復而言,「修舊如舊」着實是個技術活。張奇告訴記者,「修舊如舊」指的是保留古籍的真實性、特色及版本價值,保留原始裝幀形式,堅持最少干預原則。這一點,他在20多年前剛入行時便深有體會。
入行第一課 學會「修舊如舊」
彼時他遇到一本書葉大小各異的不規則「毛裝」書,所謂「毛裝」是相對於古籍最普遍的裝訂形式「線裝」而言,線裝書整齊美觀,而「毛裝」則不夠規整。「我看着很不舒服,就想把它(古籍)變為線裝。」沒等開做,張奇去外地學習,第一課就被教導要「修舊如舊」:「當時的修復師告訴我,那些承載時光的紙痕、墨跡穿越百年來到我們面前,我們不可輕易地去改變。」如今,時間已經過去20餘年,張奇依舊感到十分慶幸,「幸好我當時沒有來得及修復,就去外地學習,要不然可能就會犯了一個大錯誤。」
目前,張奇正在對清朝《王氏宗譜》第一冊進行補洞。「這本古籍主要有三方面受損,一是第一冊中上部分有一塊缺失,分析來看應該是老鼠啃咬造成;二是迎着光看每張書葉都有很多不連貫的細條,是蟲咬的痕跡;三是由於古籍沒有經過合理的保存,出現斷裂的情況。」
張奇說,綜合來看,《王氏宗譜》的受損情況不是很嚴重。「清朝的古籍存世量大,破損大多較為嚴重,主要為以紙補紙的修復方式為主。」修補中,為避免對本就脆弱的古籍造成二次傷害,先用麵粉和麵,然後水洗,在洗掉麵筋的澱粉中再加水熬漿糊。天然無添加的漿糊,是對古籍最好的保護。而熬漿糊正是古籍修復師要學習的第一課。
張奇說,在物質條件不比現在的2002年,「我出差在上海一家超市發現有賣可以製作漿糊的小麥澱粉,高興地把超市裏的所有澱粉全都買下來了,足足50多斤,坐火車帶回長春,一路上大家都好奇地看着我。」張奇回憶,「這些澱粉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之前修復古籍時,基本上每天都要進行一遍麵粉的澱粉提純工作,有了小麥澱粉就省去了不少時間。」
年復一年 修古籍一氣呵成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一頁古籍的修繕必須一氣呵成,不可能今天修補一半,明天繼續修補。」張奇表示,漿糊、刷水等很多工序都有嚴格的時間要求,因此每天只要進入到工作狀態,就要持續地進行修復,直到一頁修復完成。這樣的工作,他一幹就是22年。
即使過了知天命之年,張奇依舊在不斷精進技藝,於各地輾轉進修。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從事古籍修補工作,是近些年來張奇最為直接的感受。「現在很多參與培訓的修復師都很年輕,而且學歷越來越高,如今很多高校也開設了古籍修復的相關專業。」張奇說。雖然參加培訓的年輕人不一定每個都會從事這份工作,但張奇覺得,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接觸這一行,就證明古籍修復的技藝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