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新田科技城是香港創新發展之關鍵\卓 銘
環諮會周一宣布有條件通過新田科技城的環評報告,意味着新田科技城建設工作向前邁進一大步。新田科技城對本港創科產業發展、打造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引擎,以及為香港實現產業轉型發揮着關鍵作用。在新時代充滿挑戰的發展環境下,科技城相關項目早日上馬時不我待,必須加快推動河套區發展,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產生協同效應,香港才能早日實現由治及興的目標。
就今次環評報告,環諮會一致同意有條件通過,並提出了8項條件及7個建議,包括生境建造及管理計劃、建立野生生物走廊、米埔濕地優化實施計劃、過渡濕地優化計劃,以及要求施工前要有政府、環團代表、學者共同組成環境監測小組監督,定期向環諮會提交報告,並設定鳥類友善指引,制定最適合工地的修復方案等。
新田科技城佔地1004公頃,其中超過240公頃的建議發展範圍,位於濕地保育區和濕地緩衝區,當中超過6成、約144公頃是棕地和已填平的魚塘,並包括邊境管制站等已發展用地。餘下近4成、即約90公頃魚塘,近半已荒廢或沒有養殖活動,這部分土地本來就面積較小,而且沒有非常巨大的保育價值,即便有爭議,也不應為此拖慢項目整體進度。
事實上,當局亦於會上承諾,工程開始前會再作生態調查,並計劃在三寶樹濕地保育區興建小型人工島,為候鳥提供棲息地。今年底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開展濕地優化工程,但不包括填塘工程,到明年再額外展開生態改善工作,補償因發展而流失的濕地資源。可以說,當局和環諮會提出的各項應對和建議,均兼顧了早前坊間對環評報告的一些質疑。
環評報告平衡環保和發展
一直以來,香港所有基建項目都要遵從由規劃、諮詢、環評、徵地、招標到正式落成這套既定程序,耗時甚久。但這次新田科技城從提出概念到環評、公眾諮詢、通過法定圖則,每個過程進行得有條不紊,更彰顯高質高效的新氣象,都凸顯出當局盡全力平衡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需要,同時說明政府清晰理解新田科技城對於香港推動產業轉型的重要性。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日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開幕典禮主旨致辭中,指出傳統優勢不是一成不變的,「金字招牌」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是在發展中創造的,同樣也要在發展中去鞏固、去提升。他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新質生產力,意味着科技創新將催生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要發展創科,不能缺少土地配套,很多不同科技領域,尤其是最新的科研技術,如人工智能、半導體、生命科技、數據中心等等,都必須要有大型基建作配合才能得到長足發展。
對比外國對於發展創科所需要的用地,更是毫不吝嗇,例如美國便有全球知名的硅谷;新加坡也設有緯壹城、LaunchPad等大型創業創科園區;韓國也正急起直追,計劃在2030年前於首爾打造世上最大的創業園區。可以說,現在新田科技城項目一旦被拖延,不止窒礙本港創科和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更會令香港落於其他競爭對手之後,對香港整體利益和國際競爭力構成極大影響。
除了科研所需,為了進一步「搶人才」、「搶企業」,土地更是不可或缺。從發展局公布的建議發展大綱中,已提出新田科技城將由「創新科技園區」和「新田市中心」兩部分組成,創新科技園區將有兩條跨境鐵路覆蓋,其一是通往皇崗口岸的北環綫支綫,於洲頭附近和落馬洲河套設有新車站;其二是現有的落馬洲支綫,以方便招攬大灣區人才,在工作上便利內地人才來港。雖然近年「高才通」等人才政策獲得熱烈回響,但香港如想長遠留得住人才,還是要在本地的城市規劃、生活配套上着手,科技城的「園區+市中心」設計,既不必擔心海外人才會過分佔用本地的房屋資源,又能夠為內地人才跨境工作提供誘因,充分利用和發揮出「一小時生活圈」的優勢。
加快建設已是社會共識
香港長期以來都面對土地不足的問題,被地理空間限制了不少產業的發展,北部都會區和新田科技城的提出,正是香港打破物理限制、地域界限的大好機會,與深圳等大灣區內地城市發揮協同效應,共同引領科技基礎資源及大型科研設備合作共用的新模式,打造出港深產學研的多層次產業鏈。
香港四大商會上周罕有地發表共同聲明,指出本港正處於產業轉型關鍵時刻,而新田科技城正是帶動本港邁向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引擎,呼籲各界團結支持。發展新田科技城,現時基本上已是社會共識,香港正值產業再一次轉型的關鍵時刻,科技城發展不容有失,各界應以大局為重,努力尋求最大共識,令項目可全速推進。更何況發展與保育本來就非互不相容,即使眼前存在着部分分歧,也能制定各種策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