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嚴謹/「古籍不會給你試錯的機會」
古籍修復工序精細複雜,所需時間短則幾天,長則數月。「最需要的就是耐心與毅力,修復一部破損古籍,要經歷10餘道工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奇說,古籍修復沒有試錯空間。「10餘道工序每一步都是必要的,不能簡易的方式去替代執行,因為古籍不會給你試錯的機會。」
張奇對創新古籍修補技藝,一直秉持較保守的態度。他認為,在紙張檢測,紙張的薄厚度、酸碱度的測試等方面,現代化手段的確要比人工分析準確,但是歷史證明,傳統工序中的每一步都有一定道理。
讓張奇記憶猶新的一次修復工作是一本源自早清時期的古籍。「整本書像棉絮一樣揭不開。當時想了很多辦法,最終只能『慢』修復。因為無法用手來翻動,只能用工具一頁一頁地揭,很多時候會掉出來『一坨』,只能再一點一點補回去。」
此外,古籍修復也是腦力工作。張奇表示,「每本古籍的破損程度和原因不一,在拆線前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好每一本古籍的修復方案。」張奇說,「修補過後,不僅要讓一本破舊的古籍盡可能地完整,還要考慮後續的保存過程中如何防止二次傷害,以便更長久地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