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 園/野山野水野性\蓬 山
科技在進步,社會在進步,野性,越來越成為稀缺品。動物園裏的獅虎,懶洋洋的飯來張口,吃了睡,睡了吃,名副其實的躺平。飼養員為了訓練其野性,不時地丟一隻可憐的活雞進去投餵。但這跟開卷考試差不多,沒什麼難度,也就檢驗不出真材實料。人們也失去了對野性的審美,「萌虎」的受歡迎程度遠遠超過「猛虎」。
不知不覺間,山,水,也一步步褪卻野性。一座山,沿着山脊用木板、塑膠、鋼鐵,整修了幾十公里的步道,固然方便了行山,然而相比在花草間腳踩泥土,不時驚起幾隻蚱蜢蜂蝶,少了太多興味。一條河,禁錮在水泥澆鑄的河道裏,整齊劃一,兩岸乾淨得連一絲泥土、一棵小草都沒有,規規矩矩地為網紅打卡充當背景板。
圈養在景區裏的山、水,用各種工業品造就的圍欄、鐵絲網、台階以及售票處、崗哨、鐵塔、電線、水管,捆紮得嚴嚴實實,想照一張原生態的相片都不可得。一切都調得井井有條,也就失去了野性,被人工琢蝕掉了生機活力。
在野山,一樹一樹的花開,品種隨意,橫斜自由,淡妝濃抹。茂密的草,低矮的灌木,五顏六色的小花,恣肆瘋長,野得叫不出名字。花草混雜的濃郁氣息,一經陽光調和,簡直讓人微醺。荊棘和尖刺,傲慢地把持着各自的地盤。土坑、石塊,也是俯仰由我。於是,在柏油路、花磚、地毯、電梯上嬌生慣養了的腿腳,行在野山,就不免苦,累,委屈。
野渡無人舟自橫,野水閒流春自碧,野山如畫碧玲瓏……對野境的追求,對野趣的偏愛,本是一種天然的自覺。「閑上山來看野水,忽於水底見青山。」才是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大自在。到野山野水間去,讓腿腳、心、腦,在野性裏淬淬火,洗個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