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九條」助A股邁向投資市場
吳曉求:堅持穩步開放 為金融強國奠定基礎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昨於「中總論壇2024」演講時指出,年初國家出手解決了資本市場的信心危機,但長期目標還是要推動市場成長、改革,將融資市場轉為投資市場,從企業的融資平台改為投資者的財富管理平台。國家出台新「國九條」,表明正在加緊完善制度堵漏洞。這一大規模的改革雖然需要時間考驗,他相信,只有沿着正確方向穩步開放,外部資金才會有序進入市場,為金融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香港中華總商會昨舉辦「中總論壇2024」,吳曉求作專題演講時坦言,A股經過30多年的發展,卻「總是不成長」,市場的定位和理念都錯了,「市場不是慈善基金,誰缺錢給誰,誰有困難給誰。」他說,想讓投資者有信心、有預期,就要完善法制,讓「投資者的錢得到與市場相匹配的風險收益。」
他指出,新「國九條」提出一系列相應的規則,「嚴把規則」和「加強監管」將能夠給資本市場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礎,推動制度、規則、措施、工具等一系列的改革。他並提議,滬深北三地交易所要認真學習、借鑒、研究香港聯交所的成熟經驗,相應作出調整。
完善註冊制IPO助穩信心
吳曉求舉例,要穩住投資者的信心,政策層面就要完善註冊制IPO,公平公正,嚴防假企業上市,申報即擔責。國家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鼓勵扶持創新科技,但不是所有高科技企業都有資格申請IPO,「能上市的企業必須要有可持續經營能力,不能讓投資者承擔企業的成長風險。」
談及中國要從金融大國成為金融強國,吳曉求認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具有「三大特徵」和「兩大支柱」:第一個特徵是金融的高度市場化,需要不斷推動金融的市場多樣性,以加強競爭性;第二是金融法制化,透過完善法制以增強投資信心;第三是國際化、開放的金融市場,藉以吸引更多外來資金。
金融強國須具「三特徵」「兩支柱」
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市場發展,是實現金融強國的「兩大支柱」。國家正努力鞏固人民幣國際化法律基礎,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外匯儲備安全之間尋找平衡,更致力推動資本市場多元發展。
港金融中心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在演講中,他主動提及,近期香港資本市場遇到一些困難,一定要恢復信心,穩定預期,維護好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他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國家不可替代的金融改革開放前沿,可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提供重要經驗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