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解惑】小卒假醉救庾冰 行事「任誕」心豁達
南朝宋劉義慶所編《世說新語》一書,以語錄體收載魏晉時人的軼事雋語,其篇幅或長或少,語言精練生動,讀來饒有趣味。今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卷一的閱讀理解,便選取了《世說新語·任誕》其中一則故事來考核學生,現謹導讀其文如下:
蘇峻亂,諸庾逃散。庾冰時為吳郡,單身奔亡,民吏皆去。唯郡卒獨以小船載冰出錢塘口,蘧篨覆之。時峻賞募覓冰,屬所在搜檢甚急。卒捨船市渚,因飲酒醉還,舞棹向船曰:「何處覓庾吳郡?此中便是。」冰大惶怖,然不敢動。監司見船小裝狹,謂卒狂醉,都不復疑。自送過淛江,寄山陰魏家,得免。後事平,冰欲報卒,適其所願。卒曰:「出自廝下,不願名器。少苦執鞭,恒患不得快飲酒。使其酒足餘年畢矣,無所復須。」冰為起大舍,市奴婢,使門內有百斛酒,終其身。時謂此卒非唯有智,且亦達生。
譯文
蘇峻作亂,庚氏一族逃散。庾冰當時任吳郡內史,獨自逃亡,百姓和官吏都離他而去,只有郡衙裏一個差役獨自用小船載他逃出錢塘口,用粗竹席蓋住他。當時蘇峻懸賞捉拿庾冰,囑咐部下四處搜查,十分緊急。那個差役把船泊在水邊市鎮,喝醉酒後回來,揮舞着船槳,對着小船說:「哪裏去找庾吳郡?這裏面就是!」庾冰大為恐慌,但又不敢動。搜查人員看到船小艙窄,認為是差役酒後胡言,就不再懷疑。自送過錢塘江,寄居在山陰縣魏家以後,庾冰才得以免禍。後來叛亂平息,庾冰想要報答那個差役,滿足他的願望。差役說:「我是僕役出身,不想要名位及寶物。只是從小就苦於為人服役,經常憂愁不能痛快地喝酒。假如讓我有足夠的酒度過餘生,那就足夠了,不再有什麼需求了。」庾冰為他蓋了大房子,買來奴婢,讓他家裏有上百斛的酒,終身一直供養。當時的人認為這個差役不僅有智慧,而且人生態度豁達。
註釋
(1)諸庾:庾亮、庾冰等庾氏諸兄弟。
(2)蘧篨:用竹或葦編成的粗席。揚雄《方言》:「簟,或謂之籧篨。」《詩經·小雅·斯干》「下莞上簟」,鄭玄箋曰:「竹葦曰簟。」
(3)屬:囑,吩咐。
(4)市渚:市,市集。渚,水中小洲,泛指陸地。《爾雅·釋水》:「小洲曰渚。」
(5)棹:同「櫂」,船槳。《說文》:「櫂,所以進舩也。……或从卓。」
(6)監司:主管監察的官員。《說文》:「司,臣司事於外者。」
(7)淛江:浙江,即前文所謂錢塘口。《集韻》:「淛,江名。或作浙。」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皆謂錢唐江為浙江。」
(8)廝下:指地位低下、受人使喚的僕役。《玉篇》:「廝,賤也。」
(9)名器:古代以區分尊卑貴賤的官爵名位及車服器物。《左傳·成公二年》:「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杜預注:「器,車服;名,爵號。」
(10)執鞭:舉鞭駕車,泛指為他人服役。
(11)恒患:恒,常、長。患,擔憂。
(12)斛:古代容量單位。《說文》:「斛,十斗也。」
(13)達生:指不為世事牽累的豁達處世態度。《莊子·達生》:「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
以上故事,出自《任誕》第三十則,講述東晉「蘇峻之亂」的一段小插曲。所謂「任誕」,概指任性荒誕,反映魏晉士人蔑視傳統禮教、憤世嫉俗的精神。本篇起首由謀反入題,本身已背離傳統文化的忠信思想。郡卒故弄玄虛,成功騙過監司,文中雖謂其「有智」,但更重要的因素應是「有運」;假如他遇到的是做事認真盡責,具有傳統文化美德的監司,恐怕只會落得自尋死路的結果。不過,歷史沒有如果,正因當時人們敷責失德,對抗傳統禮教,反以「任誕」為善,方能留下如此故事。
「任誕」的表現形式多樣,但往往離不開縱酒放達的內容,本篇亦不例外。郡卒因喝酒而間接救出庾冰,又不重名利,但求可以終生縱酒,一勞永逸。其情其志,既是「達生」,更是「任誕」,故與本章主題一致。相對縱情縱酒,孔子謂其人生「從(縱)心所欲不逾矩」,無疑更令筆者嚮往。
謝向榮教授(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