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勞動價值 培養「大國工匠」 (上)
吳秋北 全國人大代表 工聯會會長 立法會議員
「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到來,今年工聯會一如既往高度關注勞工權益,為打工仔提出了五大勞工政策倡議,分別是:配合「八大中心」發展制訂人力資源規劃,加強職業教育與培訓;監督輸入外勞和人才計劃,確保本地就業優先;加強新就業形態,保障完善三方協商機制;遏止嚴重工業意外,改善職業安全健康;完善退休保障,優化強積金制度。除了權益,工聯會也高度關注勞動精神的弘揚。
工人是推動社會變革強大力量
2020年11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發表講話,提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香港工人具有深厚的愛國傳統,香港海員大罷工、省港大罷工,參與抗日、擁護新中國成立、支持兩航起義、支援解放海南島、支援祖國建設,處處都可看到香港工人的身影。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工人將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帶回內地,以實際行動推動國家改革開放,助力發展。香港回歸祖國後,香港工人堅定不移支持「一國兩制」方針,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維護國家安全。無論什麼時期,香港工人都是推動社會變革的強大力量,也是最堅實強大的建設力量。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資料,香港總就業人數為368.84萬,失業人數為11.17萬人,失業率為3.0%,就業不足人數為4萬。香港人崇尚勞動,這種精神在人口老化、社會福利日趨完善的今天仍能保持,更顯寶貴和崇高。數百萬勞動者在香港發展建設中,貢獻無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勞工理應得到與其付出相匹配的待遇和社會認同。
勞動者撐起香港三次產業結構轉型,為經濟帶來新增長動力。1840年以前,香港還是傳統的自然經濟體,被英國殖民統治後成為自由港,逐步轉為開放型經濟體。隨着航運、貨倉、碼頭等行業的發展以及船塢、製糖等新式企業的出現,香港產生了近代的第一批產業工人。經過百多年的歷史變遷,香港發展成為遠東的國際大商埠。直到今天,貿易和物流仍是香港四大傳統產業之一,國際航運中心更是香港「八大中心」定位之一。
打工族待遇要與經濟發展同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香港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包括造修船、生產針織品、食品加工等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踏入1970年代,電子產品、鐘錶及塑膠製品等工業迅速冒起,到1980年代,製造業約佔本港整體GDP約30%,產業工人佔就業人口四成半,被認為是第二次經濟轉型。隨後因應內外環境及條件的變化,上世紀末,香港又進入第三次經濟轉型,由工業化轉為多元化服務,其中以金融業、旅遊業、服務業和運輸業為主要支撐。分析香港經濟發展的周期性會發現,每次產業轉型都將香港經濟推向更高層次。香港能夠順應變化,成功轉型,勞動和資本同為生產要素,產業工人功不可沒。然而,工友許多時候沒法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香港貧富差距與日俱增。按照樂施會的分析,2023年首季度最貧窮及最富裕的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差距已達到57.7倍。按照統計處的資料,1985年至2007年,香港人均GDP增加了133%,而香港就業人士每月入息中位數則只增加了69%。
我們要肯定勞動價值,弘揚勞模精神,激發實現由治及興偉力。勞動是社會生活的基本體現,人類發展歷史就是一部勞動發展的歷史。香港開埠以來的歷史也是伴隨着工運一路發展。港英以壓榨基層勞動力為目的,培植買辦,獲取最大經濟效益,懶理勞苦大眾死活。在這種歷史背景影響下,勞動者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被忽視,將勞動簡化為「搵食」,將僱傭關係等同於勞動力買賣。 (未完,明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