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方向/後備力量培養一個也不能少

  圖:余國樑在北京接受大公報獨家專訪。\大公報記者趙一存攝
  圖:余國樑在北京接受大公報獨家專訪。\大公報記者趙一存攝

  「接班人永遠不夠。」談到香港乒乓球後備力量的培養,余國樑坦言,教練員永遠希望多一些優秀的運動員人選,但香港運動員能成為精英運動員的人不多,「所以我們抱着『一個也不能少』的態度,積極培養。」他還表示,做好年輕運動員培養工作,一定要捨得「投放資源」,才可以發展運動。

  投放資源搞好青年比賽

  余國樑曾擔任國際乒聯青少年委員會主席,在他任上,青年乒球比賽從零到有,再到如今如火如荼地發展,讓他自豪又高興。在他看來,沒有青年就沒有成年,培養青年就是投資,「我常常給國際乒聯說,一定要投放資源搞好青年比賽,這是中國的一個經驗。」余國樑認為,中國一批又一批的運動員從體育學校一點點選拔上來,這就是發展青年,「這個概念我希望能帶給國際乒聯,讓年輕人都有機會參加比賽。我覺得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他還表示,香港在培養青年運動員方面,面臨最大的困難是場地不夠,「其實乒乓球在香港發展已近90年,所以在香港會打乒乓球的人很多,但是能成為精英運動員的人不多,從參與這個運動到成為精英運動員是一個過程。」

  香港乒球發展需要交流鍛煉,當然,多年的發展,港乒也有自己的經驗。余國樑介紹,港乒有個從6歲開始培養小孩子打乒球的「青苗計劃」,並要求每周至少練3次。他表示,乒球體育人有一個定律:如果你要當一個國際乒球運動員,你就要至少鍛煉1萬個小時;如果是亞洲的運動員,則需要6000個小時;香港的運動員需要3000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