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可為/開發多元產品 鞏固綠色金融樞紐

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是未來大勢所趨。據市場估計,單計亞洲區在未來30年已需要高達66萬億美元的氣候投資。陳振英表示,香港作為區內首要綠色金融樞紐,依託完善的法律制度、成熟的資本市場、完備的基礎設施以及豐富的金融產品體系,可為本港乃至更大範圍提供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服務。
通過政府資助和支持,他認為香港可開發出更多綠色金融科技項目,不僅有望成為全球綠色金融科技的研發和應用中心,也可以促進香港以至區內綠色金融生態圈的高速發展,吸引更多國際機構和企業以香港為綠色金融中心,同時促進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發展,為香港國際綠色金融中心打好堅實基礎。
特區政府去年在綠色債券計劃下成功發行了8億港元的一年期代幣化綠色債券,是全球首批由政府發行的代幣化綠色債券,引起了投資者和財經媒體的廣泛關注。陳振英指出,這也凸顯了香港在結合債券市場、綠色、永續金融以及金融科技方面的優勢,形容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據他了解,特區政府「正在積極籌劃第二次發行」。
政府綠色債券計劃里程碑
2018年11月
•成立綠債計劃
2019年3月
•《綠色債券框架》(2019年3月版)
2019年5月
•首批機構債券發行10億美元(一期)
2021年1月
•設立「全球中期票據發行計劃」
2021年2月
•機構債券發行25億美元(共三期)
2021年7月
•提升綠債計劃的借款上限一倍至2000億港元
2021年11月
•機構債券發行10億美元(一期)、17.5億歐元(共兩期)、50億人民幣(共兩期)
2022年2月
•《綠色債券框架》(2022年2月版)
2022年5月
•首批零售債券發行200億港元
2023年1月
•機構債券發行30億美元(共四期)、12.5億歐元(共兩期)、100億人民幣(共兩期)
2023年2月
•首批代幣化債券發行8億港元
2023年6月
•機構債券發行22.5億美元(共三期)、15億歐元(共兩期)、150億人民幣(共三期)
2024年2月
•在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成功發售以港元、人民幣、美元及歐元計價,總值約60億港元的數碼綠色債券,乃全球首批多幣種數碼債券,以及首批在香港發行的數碼原生債券
大公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