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辦運動會 宣揚器官捐贈

◆第五屆香港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昨日舉行啟動禮。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倩  攝
◆第五屆香港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昨日舉行啟動禮。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倩 攝

  啟動禮昨舉行 移植運動協會邀多國隊伍參賽

  雖然醫學發展一日千里,但器官移植目前仍然是許多末期器官衰竭病人重生的唯一希望。截至上月底,衞生署的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上已有37.2萬人登記,惟目前香港有約2,600名器官衰竭病人正輪候接受心、肺、肝或腎臟捐贈,而每年的遺體器官捐贈個案卻未必有100宗。為向社會積極宣揚器官捐贈的訊息,香港移植運動協會將於今年10月復辦因疫情停辦兩屆的香港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並於昨日舉行啟動禮。協會期望器官受贈者奮力參賽的表現及奪取的獎牌,能成為器官捐贈家屬的安慰。◆香港文匯報記者郭倩

  第五屆香港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將於今年10月10日至13日舉行。香港移植運動協會創會榮譽會長周嘉歡昨日在啟動禮上致辭時表示,運動會累積過去的經驗,今屆無論是規模、協辦及支持機構、比賽項目都有所增加,更邀請了英國、泰國、新加坡、韓國及日本的隊伍參賽,將一個本地的運動會打造成小型國際賽事。

  他續說,為了將器官捐贈的訊息由醫院傳到運動場再擴展到社區,今屆賽事特別增設開放予公眾參加的公路賽。同時,義工隊亦會到各學校及社區進行分享,在疫後積極宣揚器官捐贈訊息。

  腎衰婦:若可參賽,我會參加

  6年前患有末期腎衰竭的伍女士在接受治療後,現時病情已得到紓緩,「之前每天都換三包水洗肚,其間也試過併發中風及心血管病,需要『通波仔』兩次。」

  她指雖然不太擅長運動,但認為運動可改善身體狀況、擴闊社交,遂由零開始參加協會主辦的門球班和學打乒乓球,「如果可以參加比賽,我都會積極參加。」

  在患末期腎衰竭的病人中,伍女士算是幸運的一員,因其身體狀況比較穩定,惟不少末期腎衰竭病人卻在輪候器官移植期間不幸死亡。

  根據醫管局數據,香港現時約有2,600名器官衰竭病人正輪候器官移植,當中以等待腎臟移植的病人最多,該類病人平均輪候遺體腎臟移植時間約為5年,最長的輪候時間更達29年。而等待心臟、肺及肝臟移植的病人,平均輪候器官移植時間約為兩三年。

  捐贈者家屬喜見受贈者開心健康

  器官捐贈者的家屬支持對推廣器官移植至關重要。20年前,黎劍龍英年早逝,家人懷着沉痛的心情,以黎劍龍樂於助人的本性,同意捐出其器官救人。哥哥黎劍聰和黎媽媽於過去20年來經常出席器官移植者的活動,分別擔任盲人領跑員7年及4年,他們除了支持器官捐贈,更用運動去幫助他人。黎劍聰昨日說:「看見器官移植者保持家庭完整,生活開心和健康,我也感到很欣慰。」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主席黃炎華表示,疫情期間該項運動會曾停辦,但協會並沒有鬆懈,亦繼續尋找資源,為會員安排運動練習和訓練,讓會員在符合防疫條例和做足安全措施下可以到戶外做運動,舒展筋骨。目前恒常運動項目包括法式滾球、草地滾球、羽毛球及健身班等,「已經做到每周7天、每天至少有一項運動項目可供會員報名參與,相信今屆運動會的比賽成績一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