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章×方俊杰 為本土音樂劇產業化投石問路

◆《大狀王》2023年公演劇照
◆《大狀王》2023年公演劇照

◆《大狀王》公演後口碑載道。
◆《大狀王》公演後口碑載道。

◆《大狀王》明年將展開內地巡演。
◆《大狀王》明年將展開內地巡演。

◆《大狀王》作曲及音樂總監高世章在演員招募現場。
◆《大狀王》作曲及音樂總監高世章在演員招募現場。

◆《大狀王》導演方俊杰(左)與作曲及音樂總監高世章在戲曲中心排演室外。  尉瑋 攝
◆《大狀王》導演方俊杰(左)與作曲及音樂總監高世章在戲曲中心排演室外。 尉瑋 攝

  預備未來巡演 《大狀王》全球招募演員

  由西九及香港話劇團聯合主辦及製作的原創粵語音樂劇《大狀王》自2022年首演以來口碑載道,除本地觀眾熱情撲飛外,更吸引不少內地及海外觀眾專程來港觀賞。《大狀王》早前宣布,將於2025年首次到內地上演,並於香港二度重演。為了籌備未來的演出,亦嘗試將劇目打造為植根本地的長演劇目,演出現正向全球公開招募演員,拓展卡司班底。昨日在戲曲中心的排練廳中,《大狀王》的導演方俊杰與作曲及音樂總監高世章接受了記者訪問,談及遴選演員的背後秘辛,以及如何借演出投石問路,推動音樂劇在本土的產業化。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攝影:Thomson Ho 圖片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西九表示,這次演員招募共收到接近500份報名,有來自香港、澳門、大灣區其他城市(例如廣州)、台灣、海外(例如倫敦)等地區的演員。遴選分兩個回合,評審小組面見大約300位遴選者,之後會從50-60人中挑選出合適的演員。內地的遴選者以來自廣州的最多,大概因為同樣都是廣東話城市;但也不乏來自北方城市、非粵語母語的遴選者報名,這也從側面體現了《大狀王》的影響力。導演方俊杰表示,遴選並未設定目標錄取多少位新演員,「但起碼要預備能處理超過30場場次輪換的人員。」

  訪問時,第二輪遴選正在進行中。方俊杰分享,招募的首要門檻當然是唱歌,「不是音準節奏都能搞定的那種唱歌,而是可以通過唱歌來表達故事。」演員被要求選唱粵語音樂劇選段,入選第二輪後則要挑戰《大狀王》選段,並加入形體測試。

  「有趣的是,香港演員會挑選我們比較熟悉的粵語音樂劇作品,內地的演員挑選的則大多是很久以前的粵語音樂劇,比如《雪狼湖》。」高世章說,「他們認知的香港音樂劇停留在很久以前,這讓我反省,為什麼中間會有這樣一個距離?」

  長演劇需不同卡司更替

  高世章分享,《大狀王》的音樂對演繹者來說有不少挑戰。首先劇中音樂融合不少中式演繹方式,「例如南音,如果平時沒有聽過的話,你的耳朵要非常好,才能聽着demo,然後嘗試去扭一些音來表現。如果平時一直是唱流行曲的話,突然要去展現這個會比較困難。」除此之外,和音亦是高難度,音與音之間的點難以捕捉;再來很多唱段的音域亦非常廣,「我自己也在檢討,寫一隻這樣的歌多少人可以唱到呢?」他笑,「但都是寫了先,希望刺激多些人去挑戰,唱到為止。」他透露,創作時亦預備了「容易版」和「艱辛版」兩個版本,若演員某晚狀態不好,無法應付「艱辛版」,則可以降低難度。種種調節,最終的目標,都是盡可能發揮演員的能力。

  為《大狀王》全球招募演員,對高世章來說,除了尋找合適的演員與預備的卡司,亦是嘗試去邁出一步,看看音樂劇作為一個產業在香港是否真的可行。他分享,音樂劇的創作者與演員的關係密切,有時會根據演員的能力來剪裁音樂。《大狀王》亦是如此,他在創作時做了很多新嘗試,有時希望促使演員嘗試挑戰;有時則會根據他們的強項來發揮。而如果一個音樂劇要成為長演劇目,那在音樂上必然要有空間可以供不同的演員來發揮。「長遠來看,新演員除了要融入原有的角色外,也會為作品帶來自己的東西。這是不論在哪裏,倫敦或紐約,長演音樂劇發展的特色。不是每個都有個框框,而是要有位給他們發揮,這也是為什麼觀眾不需要只看一個卡司,而是可以欣賞不同演員的不同演繹。這才是演出長壽和健康的發展模式。」

  遴選中,高世章考量演員是否能透過歌曲的處理來展現人物角色的進程。「有時其實唱一半就知道了,或者一聽就知道中了,那就好了。」方俊杰笑說,演員被突然喊停,會覺得非常驚慌,殊不知唱不完就走不一定是差,說不定一開口就已經嶄露頭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