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觀察】耶倫訪華六日 背後暗藏戰略角力

  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此次長達六日、行程密集的訪華之行接近尾聲,這是77歲的耶倫時隔九個月再度訪華,她也成為美國拜登政府首位兩度訪華的內閣要員。耶倫此行先是在廣州與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一連兩日深度會談,後抵達北京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並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財政部部長藍佛安等中國財經部門主要官員見面。訪華其間耶倫罕見地從始至終釋放「暖意」,不僅多場合強調「美國不尋求對華脫鈎」,即便是在此前頻頻發難的新能源產業所謂「產能過剩」問題上,耶倫也強調此問題與「脫鈎」和反華情緒無關,中美此次已達成共識,並即將就此展開溝通和談判。另外,中美還建立了平衡增長、反洗錢交流的兩個新合作機制,耶倫此行可謂碩果豐碩。

  實質指向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

  不過,透過表象看本質,耶倫此行賓主盡歡的背後依然是戰略角力,耶倫此行前針對中國「新三樣」產能過剩為題發難,實質是指向中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戰略。或許可以預見,在當前中美有意營造的相對緩和的氛圍下,未來兩國或許將在創新產業層面拉開更加微妙甚至激烈的博弈和角力。

  有觀點認為,耶倫施壓中國的新能源產業所謂「產能過剩」,是借此謀求在美債和匯率等問題上與中國取得更多合作,同時有利於團結美歐產業界,但無可否認,中美競爭的趨勢不會改變,新能源等產業將是中美未來競爭的焦點,也是美方遏制中國製造業的關鍵領域,中美未來在此領域必將有更多的直接交鋒。

  國與國之間打交道,應立足長遠、着眼整體、常秉善意,中國政府一再重申「言必信、行必果」,總之,增進信任的事宜多做,損害信任的話應少說。如今,中美多個層面增強溝通交流,總比不相往來甚至對抗要好得多。至於所謂「產能過剩」問題,中美雙方可以開展一些聯合研究,探討問題本質、形成原因及影響,然後再開展談判,尋找解決方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