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幼教事】教導資優生 父母不輕鬆

◆ 圖為舞劇《李白》,以李白的家國情懷和擁抱山水的恣肆情感為主題。 網上圖片
◆ 圖為舞劇《李白》,以李白的家國情懷和擁抱山水的恣肆情感為主題。 網上圖片

  唐代是詩人盛世,人才輩出,但能稱得上名留千古的,也是筆者首位認識的詩人,必然是李白。

  幼時讀的《靜夜思》,以物喻情,思鄉情濃。還有,初小時的語文課本有關李白的故事,課文述說李白小時讀書很不用功,甚至蹺課。有一天,他在小溪旁遇見一位老婆婆在磨鐵杵。李白好奇問老婆婆,婆婆答:「把鐵杵磨成針。」李白不信,婆婆回: 「只要有恒心,鐵杵磨成針。」李白頓時領悟,從此發奮用功。

  此故事不見於李白傳記,應是後人創作,但我們可知,李白大概10歲的時候,琴棋書畫已樣樣精通。14歲時,李白來到南浦(今四川萬州市),當地有位姓胡的鄉紳,自以為有學問,看不起人,他要考一考李白,出了一副上聯:「梁山栽大竹,無須淋水。」這個上聯包含了當地三個地名。李白輕而易舉地答道:「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下聯對仗工整無比。

  從以上的表現,不難看出李白從小天資優越,才高八斗。筆者立刻聯想到現在教育界常常討論的「資優生」。對於資優生,我們必然想到很聰明、很會念書的人。

  事實上資優有着不同的範疇,包含了「一般智慧優異」、「學術性向優異」、「藝術才能優異」、「創造能力優異」、「領導才能優異」以及「其他特殊才能優異」等。「一般智慧優異」,是指在記憶、理解、分析、綜合、推理、評鑑等方面,比同齡生表現更好。「學術性向優異」,是指在語文、數學、社會或自然等學術領域表現較同齡生傑出。「藝術才能優異」就是在音樂、詩詞等表演創作類領域比同齡生表現更好。

  許多家長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資優生),以為有個聰明的孩子,父母會感到輕鬆。事實上,不少人對於「資優生」的理解與教養態度,有着很多的誤解。資優生可以快速理解事件和學術上的前因後果,可是,當需要跟同學合作時,容易出現鴻溝和不理解,造成跟同伴/學的摩擦。資優生對於學習有領先的情況,卻心智未及,容易因過於自我與人衝突。

  資優生興趣廣泛反應快

  資優生興趣廣泛、學習動機高、愛好挑戰、要求完美、反應快、能觸類旁通,但是他們討厭重複事務、不愛嘮叨、有主見、批判性強。正因如此,成人要教導他們並非容易之事。

  以上正正對應了李白的性情,唐代詩人皮日休說李白文字磊落,「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說明李白有主見、批判性強、與眾不同的特質。

  很多人以為李白為小人所害,賢能受阻,只是我們從職場角度來看,其實李白犯了好幾個大忌,包括重要場合喝酒誤事、主管面前不知節制、同事關係處理不佳,以及事後到處亂發牢騷。這種工作態度與狂放,又怎麼會得到青睞?

  李白的痛苦,或許來自「資優生」的詛咒。一個滿懷浪漫的詩人卻要走上不擅長的政治路,當然會產生痛苦與矛盾。然而,李白仍留下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直到現在也能給我們莫大的鼓舞。

  在今天這個多元的時代,只要找到自己的天賦專長,用心發揮,也可創出一片天地,才不辜負人生。

  梁可茵老師(學研社成員,從事幼兒教育寫、教、編達二十多年,在書海澀論中尋找方便之門,喜歡發掘兒童行為背後的心路歷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好奇投向歷史上小屁孩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