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私化後可再申請上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成為上市公司,是不少企業家的目標。因為作為上市公司,其實是「名利雙收」之舉,其中,方便融資是最主要目的。而上市公司在私有化後,也可以重新上市;而即使私有化後,日後若有融資需求,也可以轉向私募市場籌資,事實上,香港是僅次於中國內地的亞洲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管理資產總值逾2,000億美元。

  由於港交所及香港證監會對上市公司有嚴格的監管,故此將公司上市,可以獲得很多好處,一是可以證明公司的規章制度符合現代企業的要求,具備可持續經營的前景,可贏得更多投資者青睞;二是方便獲得低成本的資金,加快企業的發展,上市公司如有新項目發展,可攤手向股東供股,獲得零成本的資金,又可對外配股,獲得新資金。

  利豐兩度上市兩度私化

  故此,也有不少公司在私有化,當市場環境出現轉變,在私有化多年後再上市,或者再度私有化。例如曾經是藍籌股的利豐(前上市編號:0494)曾在1973年首次上市,及後在1988年私有化。其後,利豐於1992年再度上市,到2020年再度私有化。難保利豐在若干年後不會再度申請上市。

  百麗私化後近捲土重來

  另如曾為藍籌股的「鞋王」百麗國際於2017年以每股作價6.3元退市,私有化案涉資達531億元,該公司重組後,近日以「百麗時尚集團」之名捲土重來,向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請。集團的招股預覽指出,集團自2014年開始直至2017年私有化之前,集團鞋類業務(即百麗國際營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的業績大幅下滑,集團決定進行根本轉型,但如果仍作為上市公司,會令短期股價大受壓力,也可能影響轉型,故而選擇先退市。

  事實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多項優勢,上市公司退市後,也可以轉向私募市場籌資。財庫局資料就顯示,香港的資產管理規模達35.5萬億港元,當中私募基金資產管理總額超過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為亞洲第二、僅次於內地巿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