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優惠鼓勵創新 持續優化創科環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誌表示,政府將會推行「專利盒」稅務優惠,將專利所產生的合資格利潤的稅率,由現時16.5%減至5%,相關的條例草案將於本周三提交立法會首讀,爭取早日完成立法工作。此外,政府亦會因應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研究完善《版權條例》,今年內會進行諮詢。這些措施是本港致力發展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持續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實實在在的舉措,能夠與人才引進和產業壯大的方向互相成就,形成一個鼓勵創科發展的良性生態。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發展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具體的措施包括推行「專利盒」稅務優惠,對由專利所產生的合資格利潤的稅率,由現時16.5%減至5%,從而鼓勵各業界積極進行更多研發活動,創造更多具市場潛力的知識產權,加快推動創科和知識產權貿易活動,鼓勵創科轉化應用及商品化;另外亦會繼續完善《版權條例》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所提供的保障。相關條例草案盡早提交立法會首讀,是對施政報告的具體落實,體現特區政府推動相關發展、助力國際創科中心建設的決心和魄力。
社會各界高度認同,本港在知識產權保護和貿易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例如本港有着完備的普通法法律體系,法院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公正高效,司法環境友善;特區政府行政支援力量日益增強,知識產權署可為外資提供一站式服務,且辦事效率高;本港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利於企業拓展內地及台灣的廣闊市場;本港積極履行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多邊協定,擁有開放自由的市場環境;擁有簡單低稅率優勢,等等。
因此,政府在與創科企業交流時,留意到企業十分重視本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專業服務,是他們願意在港拓展業務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政府推出稅務優惠,在政策上鼓勵企業進行更多研發、產生更多專利,正正是發揮本港的優勢。相關稅務優惠可以吸引更多創科企業以本港作為研發總部,從而做大整個創科發展的經濟蛋糕,促進本港產業升級轉型。長遠而言,這種稅務優惠可以起到「因減得加」的效果,有利於本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政府近年積極引進內地和海外的創科企業,同時吸引技術人才匯聚香江。在過去6個月內,已有兩批重點企業簽約落戶香港,有望帶動上中下游企業集群的成長,共同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生態圈的蓬勃發展。截至2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有超過10萬名人才已到港,遠超政府每年吸納35,000名人才的目標。而即將推行的「專利盒」稅務優惠,可視作政府在政策層面激勵創新的一項舉措。當創科企業和技術人才持續聚集,就可以互相成就,共同構成一個有利創科發展的產業環境。
與此同時,本港有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可以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廣闊市場和完善的產業鏈,用好國家的各項支持政策,加快創新專利成果的商品化和產業化。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宣布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技術改造。國家這些政策方向與本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方向完全切合,能夠讓本港的融資平台、人才儲備和專業服務優勢大展所長,為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