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垃圾指定袋不足五成

  謝展寰稱商戶私樓較積極 廚餘收集點被指偏遠

  垃圾徵費「先行先試」的計劃實施了7天,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目前整體約有九成使用者願意自取免費指定垃圾袋,但實際使用率僅約25%至50%,當中以商戶及一般私樓使用頻率較高。謝展寰表示,不少意見反映指定袋的設計有改進空間,例如20公升的袋套在桶裏時不夠長及不方便打結等,亦有市民指廚餘收集點的距離偏遠,尤其是「三無」大廈分布很遠。謝展寰指出,如要在短時間內將設施加倍,技術上不可行,但會視乎反應,考慮整體情況再作處理。

  謝展寰指出,14個試點當中,以私樓的使用率較高,公屋較參差,「三無」大廈的使用率僅得兩三成,認為與住客工作性質或背景有關。他估計,部分「三無」大廈的住戶可能工作較辛勞,出入或不會留意大廈通告,故不知道有「先行先試」計劃,強調要令使用者改變生活模式,他們需要時間適應。他亦指出,商店、餐廳及院舍的使用率較高,「這是因為相關人員大部分是僱員,故會按僱主的指示參與。」

  回收設施涵蓋八九成人口

  謝展寰表示,全港有逾2,700個屋苑已設置回收三色桶,連同「綠在區區」,加上今年8月前每條公屋屋邨都有一個廚餘機,足以涵蓋全港八九成人口,認為回收設施勉強足夠,但若要將設施加密後在縮短至5分鐘範圍到達,「技術上不可能短時間內將回收設施加倍。」他續說,暫時只收到初步反應,會視乎「先行先試」的整體情況後,再作最後評核。

  謝展寰強調,特區政府以民為本,會檢視政策的技術問題之餘,亦會考慮使用者的感受及情緒。被問到社會現時對推行垃圾徵費存在分歧,是否政府錯判形勢時,謝展寰指不覺得有誤判,「政府在每個階段都小心地做每一步,並進行大量諮詢及討論以表達客觀形勢。」他並提到,疫情間曾估計復常通關後經濟會很快反彈,所以推行垃圾收費,然而現時經濟氣氛、營商環境及社會氣氛都有明顯改變,尤其見到對飲食業及院舍的影響,認為政府未來要思考在可行的情况下,加快落實新措施。

  實測紙餐具浸得耐仍能用

  另外,環境及生態局昨日在「大嘥鬼」Facebook上發帖指出,留意到近日有報道及網上評論稱紙餐具如在熱湯內浸得耐會容易變軟,不能使用。該帖建議餐廳在選購餐具時,宜根據不同菜式選擇適合的餐具,並可向供應商查詢餐具的合適使用溫度及耐熱情況等,例如要長時間與熱湯或熱水等接觸,一般使用竹木餐具會較為合適。該帖亦實測了幾間連鎖餐廳所提供的紙餐具,全數均沒有在半小時後變軟。浸了一小時後亦只有少許變軟,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