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中國】中國極地探索 40載破冰前行

◆2019年11月19日,「雪龍2」號(前)與「雪龍」號一道向中國南極中山站挺進。
◆2019年11月19日,「雪龍2」號(前)與「雪龍」號一道向中國南極中山站挺進。



◆1985年2月20日,中國長城站在喬治王島舉行落成典禮。南極洲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紅旗。
◆1985年2月20日,中國長城站在喬治王島舉行落成典禮。南極洲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紅旗。

◆中國南極考察船隊於1984年12月26日勝利駛抵南極洲喬治王島民防灣。圖為「向陽紅10」號科考船。
◆中國南極考察船隊於1984年12月26日勝利駛抵南極洲喬治王島民防灣。圖為「向陽紅10」號科考船。

◆中山站全景
◆中山站全景

◆黃河站是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
◆黃河站是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

◆中國南極崑崙站海拔超過4,000米。
◆中國南極崑崙站海拔超過4,000米。

◆中國南極泰山站位於中山站與崑崙站之間的伊麗莎白公主地。
◆中國南極泰山站位於中山站與崑崙站之間的伊麗莎白公主地。

◆中國南極秦嶺站位於羅斯海恩克斯堡島,是中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
◆中國南極秦嶺站位於羅斯海恩克斯堡島,是中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

  南北建成6科考站 向陽紅 雪龍等見證輝煌

  中國第一艘自主設計和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將於明日(8日)首次訪港,並免費開放予公眾和團體參觀。1980年初,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物理學家董兆乾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地質和地貌學家張青松,應邀前往澳洲南極凱西站訪問,他們是中國第一次登上南極大陸的科學家。1984年11月20日,「向陽紅10」號、「J121」號搭載着數百名勇士光榮出征,踏上中國前往南極的首次科考征程。一代代極地工作者極地求索40載,在極地考察能力、極地科學研究、極地治理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國際公認的成就,為人類和平利用極地作出重大貢獻,創造着中國極地考察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輝煌歷史。 ◆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圖:新華社

  ▶1984年11月-1985年4月

  五星旗首登南極

  建成首站長城站

  1984年11月20日,中國首次派出科學考察隊,乘「向陽紅10」號科學考察船和海軍「J121」打撈救生船,從上海赴南冰洋和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和建立考察站。1984年12月30日,是中國南極考察史上的一個重要日子。這一天,中國首次將五星紅旗插上了南極洲的大地。12月31日中國南極長城站舉行奠基典禮。

  1985年2月20日,中國長城站在喬治王島舉行落成典禮。 長城站位於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東臨麥克斯維爾灣中的小海灣——長城灣,灣闊水深,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長城站佔地面積2.52平方公里,自建站以來經過四次擴建,有各種建築25座,夏季可容納60人,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1989年2月

  東南極築中山站

  成最大規模基地

  1988年11月,一百多名南極考察對象搭乘「極地」號科學考察船向着東南極進發,他們的任務是建設中山站。建立一個可供越冬的考察站,一般需要耗時數年,此次考察隊員們經過32天的艱苦奮戰,以驚人的毅力在東南極拉斯曼丘陵上建成中山站,並開展當年越冬。

  經過不間斷的擴建和功能完善,中山站現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南極考察基地,建築面積達7,400平方米,有各種建築18座,建有雪冰實驗室和極區空間實驗室。中山站不僅是中國南極考察的支持站點,也成為中國開展南極內陸考察的大本營。

  ▶1994年

  「雪龍」首秀征南極

  國際救援成佳話

  「雪龍」號是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是由烏克蘭赫爾松船廠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後按中國所需改造而成。「雪龍」號能以1.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含0.2米雪)。1994年10月首次執行南極科考和物資補給運輸,此後多次赴南極、北極科考,是移動的科考平台。

  「雪龍」號還曾經進行多次國際救援,最著名的是在2013年底,正在執行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任務時,冒着危險成功解救俄羅斯籍船隻「紹卡利斯基院士號」52人的壯舉,至今仍被頌揚。此外,「雪龍」號還曾參與MH370客機的搜救工作。

  2004年11月,「雪龍」號科考船曾停泊在香港,對公眾開放3天。彼時,「雪龍」號也曾在港掀起「極地風暴」,港人爭相參觀。此次更先進的「雪龍2」號即將抵港,將令港人切身感受到國家極地科考的跨越式發展。

  ▶1999年

  「雪龍」助首征北極

  建黃河站成果豐

  1999年7月1日至9月9日,中國完成歷史上首次北極科學考察,歷時71天。首次考察,以「雪龍」號為平台進行了多學科、多專業、多項目的現場工作,內容涉及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學、海洋地質、漁業資源及大氣化學等。2004年7月,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建成。迄今中國共組織了13次北冰洋科考和19個年度的北極黃河站科考,在北極大氣、海冰、海洋、冰川、生物、地質、地球物理、空間物理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科學考察成果。

  ▶2009年

  冰蓋之巔建首站

  南極崑崙站觀天

  2009年2月2日,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崑崙站正式開站。崑崙站位於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里,可以觀測天文,開展冰川學、天文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空間物理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實施冰川深冰芯科學鑽探計劃、冰下山脈鑽探、衛星遙感數據接收、人體醫學研究和醫療保障研究等科學考察和研究。

  ▶2014年

  南極泰山站建成

  滿足度夏拓科考

  2014年2月8日,位於東南極內陸冰蓋伊麗莎白公主地區域的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泰山站是一座南極內陸考察的度夏站,可滿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總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使用壽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飛機冰雪跑道,進一步拓展中國南極考察的領域和範圍。

  ▶2019年

  「雪龍2」自主建成

  「雙龍探極」新時代

  「雪龍2」號是中國第4艘極地科考船,也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還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填補了中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雪龍2」號裝備有國際先進的海洋調查和觀測設備,還是一艘智能化船舶,能實現船舶和科考的智能化運行和輔助決策,並搭載一架萊奧納多AW169型直升機,具備出色的應急及保障支撐能力。

  2019年7月,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執行現場考察任務。當年12月,「雪龍2」號大洋隊開展首次考察作業,中國開啟了「雙龍探極」的新時代。

  ▶2024年

  南極秦嶺站開站

  填補羅斯海空白

  2024年2月7日,中國第5座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秦嶺站位於西南極的羅斯海恩克斯堡島,填補了中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考察空白。新站主體造型設計理念源於鄭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導航,主體建築面積5,120平方米,為中國現有考察站裏面積最大的單體建築,可容納度夏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

  秦嶺站通過開展海洋生態、海冰、冰川、海平面、大氣、地球物理、高空大氣物理等調查、觀測監測,將為評估南極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提供基礎支撐。秦嶺站還將與有關國家一道對恩克斯堡島南極特別保護區進行管理、開展羅斯海海洋保護區生態監測,為中國參與南極國際治理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