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善用社交平台 掌握遊客喜好

  圖:紅遍社交平台的布甸包店昨日亦大排長龍,不少遊客慕名光顧。
  圖:紅遍社交平台的布甸包店昨日亦大排長龍,不少遊客慕名光顧。

  訪港旅客人數持續回升,今年清明節假期,訪港的內地旅客人數是去年同期的3倍。有商戶因應旅遊模式轉變,轉型求變,把握到風口,人潮湧至;有商戶墨守成規,逐步邊緣化。有經濟學者認為,要把握住商品的獨特性,才有機會把握到商機,得到發展。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表示,目前訪港的旅客主要來自內地,近年亦出現透過社交媒體、短視頻、餐飲點評平台等媒介掌握資訊,旅客傾向自行規劃路線的個人遊,因此若商戶希望把握好這批客群,就需要了解內地遊客的信息獲得渠道,積極考慮入駐相關平台、增加付款工具、適應內地旅客習慣進行推廣,獲得更多知名度。

  人無我有 突圍而出

  早前出現過CCD相機、即影即有相機等「返紅商品」,亦不時由社交媒體帶出一些熱門店舖。他表示,能否透過社交媒體的影響出現潮流產品,與社交媒體的推算機制以及背後的人為因素有關,存在一部分隨機性。但對於商家而言,如果希望把握風口,應把握住產品的獨特性,無論是創新或是懷舊,關鍵在於「人無我有」。

  他舉例,過去酒樓流行一種叫「金錢雞」的菜式,近年已愈來愈少,但假若有一日大家都不提供這產品,那提供「金錢雞」的餐廳便可憑「懷舊」打響名堂。 大公報記者劉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