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深圳「生前預囑」立法逾一年 推廣普及之路仍漫漫

  4月4日清明節,正是向民眾傳播生前預囑和安寧療護理念的合適時機。由深圳市人民醫院安寧療護工作組、深圳市健康管理協會緩和醫療分會和深圳市生前預囑協會聯合發起的「深圳市居民生前預囑認知調查」正式上線,希望通過調查讓更多人了解生前預囑和安寧療護理念。

  2023年《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修訂稿通過,並正式將「生前預囑」制度納入其中以來,深圳成為了全國首個實現生前預囑立法的地區。然而,儘管立法已逾一年,生前預囑的推廣普及之路卻仍然顯得漫長而曲折。

  據了解,深圳目前暫無官方數據對生前預囑簽署數量進行統計,通用文本是由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選擇與尊嚴」網站推出的「我的五個願望」。同時,深圳市生命關懷服務協會和深圳市吉祥緣慈善基金會在總結生命關懷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製作了生前預囑的參考模板《至囑》,該文件除了讓立囑人自主選擇臨終前醫療方式,還對相關的生前身後事作出預先的安排和囑咐。

  首要任務提高公眾認知與接受度

  深圳市生前預囑推廣協會會長李瑛從事生前預囑推廣十餘年,她表示,深圳的生前預囑立法,無疑是中國在生死觀念、醫療倫理和法治建設方面的一次重要突破。它標誌着中國在尊重患者自主權、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立法只是第一步,如何將這一制度真正落到實處,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才是更為關鍵的問題。

  過去一年,協會舉辦了多場研討會、臨床實踐培訓班,在多家醫院招募安寧療護志願者,通過到訪香港瑪麗醫院、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與香港的安寧療護從業人員進行學習,希望在安寧療護臨床實踐、社會宣傳和法治建設等領域廣泛開展深港合作,相互交流學習,創建更好的安寧療護社會環境,普惠大眾。

  李瑛指出,現階段生前預囑的推廣普及仍面臨着諸多挑戰。首先,公眾對生前預囑的認知度仍然較低,提高公眾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仍是推廣普及的首要任務。其次,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對生前預囑的理解和執行也存在一定的難度。他們需要更新觀念,提高醫療倫理意識,尊重患者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同時,醫療機構還需要建立完善的生前預囑管理制度,確保患者的意願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生前預囑的推廣普及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