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應確保港鐵專注鐵路營運


  港鐵荃灣線佐敦站至尖沙咀站的路軌,昨日上午發現有裂縫,所幸沒有引發事故,而且時值公眾假期,不用上班上學故沒造成太大影響。但路軌裂縫出現在人流量最為密集的路段,依然令不少人抹一額冷汗。近年港鐵不時發生各種安全事故,道歉和檢討報告作了一個又一個,政府似乎對這隻每年盈利多達數十、上百億港元的「金雞」無可奈何。

  港鐵近年大小事故可謂五花八門,既有站內設施老化、冧假天花和扶手電梯意外,信號系統出錯等原因引起列車服務延誤更加有如家常便飯,令很多市民幾近麻木。至於較嚴重的,例如金鐘站月台機房過熱冒煙,中環站列車相撞,油麻地站列車「甩門」,銅鑼灣站列車撞廣告牌「甩門」,以及駛入將軍澳站時車卡鬆脫等,數不勝數。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昨日亦忍不住質疑,港鐵「市區線(事故)也出現過相當次數」,要求當局正視。

  事故不斷,港鐵除了一次次重複道歉,承諾深入調查,提交報告,給予車費優惠補償,當局亦向港鐵公司徵收罰款。但情況持續沒有實質改善,予人有「到喉不到肺」、甚至敷衍了事的感覺。且不說對公司的罰款最終只會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全體市民埋單,相較於政府給予鐵路沿線最優質物業發展權及車票加價保障等優惠政策,有關票價補償或公司罰款,對港鐵猶如「九牛一毛」,對不用掏錢罰薪或問責的高層個人不痛不癢。

  政府坐擁港鐵逾七成股權,擁有絕對話事權,難道對港鐵事故多發真的毫無辦法嗎?答案恐怕未必。有意見認為,主要視乎政府有沒有決心作出改變。鐵路是一門極具專業,日常管理極度繁雜,偏偏盈利率極低的生意,為此本港給予「鐵路加物業」、鐵路經營壟斷及公共運輸政策傾斜等眾多實惠。對於高層來說,最能顯示盈利能力、最賺錢、付出最少的當然是將精力用於發展物業,厚此薄彼之下,鐵路日常運作管理便易有疏漏。因此,多年前已不斷有意見指出,只有對病態顯現的港鐵動「手術」,以分拆等手法確保其重返營運鐵路的初衷,方是長遠治本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