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地震/台地震破壞力驚人 等同32顆原子彈爆炸

  圖:3日,台灣花蓮縣東部海域發生7.3級地震。在花蓮一路段,一輛吉普車被落石擊中,車上有1人不幸死亡。
  圖:3日,台灣花蓮縣東部海域發生7.3級地震。在花蓮一路段,一輛吉普車被落石擊中,車上有1人不幸死亡。


  4月3日7時58分,台灣花蓮縣東部海域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隨後監測到多起餘震。台灣地震專家﹑台灣氣象部門地震測報中心前主任郭鎧紋表示,這次地震等同於32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截至當日22時已造成9人死亡,1011人受傷。台灣地區氣象部門表示,未來三天可能還會有規模達7級的地震發生。

  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4月3日表示,大陸有關方面高度關切,向受災的台灣同胞表示誠摯慰問,將密切關注災情和後續情況,願提供救災協助。台陸委會3日透過書面表示,注意到國台辦表達關切與慰問,對陸方關切表示感謝,這次地震沒有需要陸方協助救災的需求。\大公報特派記者馮錫雄台灣直擊、大公報記者蘇榕蓉福州連線報道

  台當局氣象部門表示,這是台灣1999年「921」地震發生25年後的最大規模地震。「921」地震震級7.6級,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位於台灣南投縣集集鎮。歷史上台灣花蓮地區多次發生強震。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高孟潭介紹,1945年來,該地區有儀器記錄的6.5級以上地震有54次,7級以上地震有17次,最高震級達到7.8級。1951年,花蓮地區還連續發生了兩次7級以上地震。

  花蓮是台灣地區地震活動最強區域

  為何台灣多強震?高孟潭表示,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在花蓮東部海域相撞,形成俯衝帶,台灣島的形成本身就是這種地質運動的結果。這種俯衝作用在最近10萬年都非常活躍。由於強烈的板塊相互作用,山體隆升和地震活動非常頻繁,而花蓮地區正好位於俯衝帶的前緣,是變形和構造活動最劇烈的區域,所以花蓮是台灣地區地震活動最強的區域。本次地震並未突破該區域地質構造所決定的地震強度和格局,是板塊邊界正常的能量釋放過程。

  國家自然災害研究院院長、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地質專業委員會主任徐錫偉表示,除了板塊活動造成的徑向擠壓外,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還形成了左旋走滑斷層和逆衝斷層,這些強烈的地殼變形類型決定了該區域強震頻發。2018年以來,花蓮附近6級以上地震幾乎每一兩年就發生一次,2018年發生的6.4級地震曾造成17人死亡。

  台灣地區或進入地震新活躍時段

  徐錫偉表示,地震後局部不穩定的破裂面和後續地殼破裂過程,使得震後餘震不斷。強震之後一般都有餘震,且還可能出現與主震級相當的後續地震。台灣地區氣象部門表示,未來三天可能還會有規模達7級的地震發生。高孟潭表示,歷史上相似等級的大地震後,兩三天內繼發較大規模的地震的概率很高,需要做好防範。長期來看,台灣地區地震依然高發。有研究顯示,台灣地區地震活動具有明顯的活躍平靜交替現象,也即周期性特徵,該地區未來可能進入新的活躍時段。

  徐錫偉提醒,花蓮地區由於地表切割作用形成了許多峽谷和山地,震後可能會有滑坡、坍塌等次生災害。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理事、四川省地震預警與應急研究會會長顧林生表示,未來的次生地質災害與台灣的天氣息息相關。若有明顯降水,那麼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風險很高,需重點防範。

  此次地震中,距離震中較近的福建、廣東等地震感明顯,多地高鐵停運、列車晚點。徐錫偉表示,大陸東南沿海一帶省份有震感,不代表會造成破壞性災害,一些緊急措施是為了保險起見,當地民眾不必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