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靈犀/北上消費3.0時代有何不同?\李靈修
香港復活節「黃金周」,北上消費再成關注焦點。其實兩地市場的價格差異由來已久,但為何購買力的「虹吸效應」會在後疫情時代爆發?筆者姑且將北上消費劃分為3個階段,藉此展現商業環境變遷的成因。
北上消費1.0時代可追溯至1997年之前。以羅湖商業城(1994年落成)為代表的消費生態圈,迎合了港人「平價替代」的訴求,場內的成衣定製、按摩足浴最受追捧。而眾多外貿精品店也都以出售高仿產品為主,雖然質素欠佳,但強在價格宜人。彼時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固定在8.2765元,港幣維持相對強勢地位。港人切實體會到了「香港搵錢、深圳使」的妙處。
2005年內地實行匯改後,人民幣進入升值周期,北上消費的性價比回落。而隨着2003年港澳自由行政策的落地,「北水」奔湧香江聲勢浩大,香港對內地的服務貿易形成巨大順差。但在這一時期,北上消費並未絕跡,追求多元化、年輕化消費體驗的港漂群體成為「2.0時代」的主力。
與此對應的是,內地生產力水平飛速提升,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對消費領域進行了全方位「改造」,新概念層出不窮、新業態此起彼伏。然而,香港的消費行業停滯於一種超穩定狀態之中,筆者稱之為「加拉帕格斯綜合症」。
內地消費生態圈不斷進化
從共享單車,到移動支付,再到電商外賣,香港也在跟隨內地技術變革的步伐,但兩地發展始終存在明顯代差。一方面是由於市場規模問題,通常是內地產業格局塵埃落定之後,科網巨頭才會拓展香港業務。另一方面是因為香港人口年齡結構問題,全社會接受新消費模式的態度遲疑,甚至可以說對於年輕人的潮玩發展並不友好。筆者了解到,香港高校近期聯合舉辦的「劇本殺」活動,考量場地因素後最終選擇「落地」深圳。
如今北上消費進入「3.0時代」,大批中產家庭加入到跨境大軍之中。香港商家原期待兩地通關後經濟復常,怎料到本土購買力都會「失守」。這其中固然有港元升值的原因,但疫情三年中,內地製造業、服務業極度內捲,推動了消費生態的再次升級。眼下吸引港人北上的不止是商品層面的極致性價比,還有經歷殘酷淘汰賽後、存活下來的優質服務供給,反襯出香港消費行業整體競爭力的不足。
價廉質優 消費保級
須指出的是,筆者並不認同港人北上屬於消費降級,居民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同品質的商品、體驗到更優質的服務,能在經濟疲弱期維持住中產階級的體面。這種行為應該被定義為「消費保級」。
如今內地消費生態對於香港消費者產生了極強的「黏性」,且短期內無法改變。首先,筆者料美國降息時點會落後於市場主流預期,今年大部分時間裏聯儲局只能「用嘴降息」。即便降息周期開啟,中美利差也很難回到疫情前水平,這意味着港匯高估現象或持續存在。其次,內地製造業憑藉「以價換量」策略逐步走出低谷,也為零售商、服務業打開更多「薄利多銷」的空間。
上述趨勢最終會反饋到本港經濟結構中去,租金、人工、物業、土地價格都會面臨不小的波動。但生產要素價格的下降,也為人才引進,經濟轉型創造有利條件。這就是大變局下的陣痛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