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靜默的《四分三十三秒》\陸小鹿

  讀楊照的音樂隨筆《呼吸》,裏面講到一首曲子,挺有意思。

  這是一首鋼琴曲,是凱奇(John Cage)創作於一九五二年的作品──《四分三十三秒》。

  這是一首什麼韻味的曲子呢?當你插上耳機,很可能會覺得是不是手機或耳機出故障了?又或是音量開得不夠高?抑或網絡沒有連接成功?總之聽到的是一段空白,連一個鋼琴的音符也沒有。

  聽上去這像不像是一個行為藝術?的確,凱奇什麼也沒有彈奏。他只是帶了一隻秒錶上了台,先在鋼琴前坐好,將琴蓋合上,然後安靜地盯着秒錶,等到秒錶顯示四分三十三秒到了,他就立即起身,向觀眾鞠躬致意,意味着表演已經結束。

  這四分三十三秒的靜默,像是一個惡作劇的噱頭。不過,楊照認為這不是一般的靜默,這是有開頭有結尾且由鋼琴不發聲音所製造出來的靜默。這是一種時間的魔術,它規範聽眾感受這份靜默的方式,即以音樂式、聆聽式的心情來面對這四分三十三秒的時間。

  讀完這篇文章,我在音樂平台搜到這首曲子,沒想到竟有上萬人收藏。雖是無聲樂曲,倒也不是完全寂靜一片,偶爾能聽到現場聽眾發出的一聲咳嗽,或是不知什麼東西發出的輕微聲響。等到四分三十三秒結束,歡呼聲和掌聲驟然響起,耳朵在沉寂了四分三十三秒後突然聽到歡快雷動的掌聲,心情立刻被感染,也情不自禁跟着歡呼起來。再看網友的評論,簡直樂不可支:「這是我學會的第一首鋼琴曲」「我把起床鬧鐘鈴聲設置成這個歌,現在已經被公司開除了」「這首歌的生命在於人們對它的討論」「這四分三十三秒的沉默震耳欲聾」……

  三月的某個周末晚上,我照例收看國家大劇院的線上音樂會,很驚喜那天音樂會上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繹了現場版《四分三十三秒》。從演前導賞中得知,這首無聲樂曲其實是有樂譜的,共分三個樂章,只不過樂譜是空白的。正式演奏時,演奏家們各就各位,做出標準的吹拉動作,並將動作定格,全場鴉雀無聲。彼時彼景,頗像我們小時候玩的遊戲「我們都是木頭人」。一二三四,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全場秒變木頭人,只有指揮家廖國敏一個人還在煞有其事地「指揮」,兀自做着手勢,緊張得汗珠子直流,看得我憋不住在屏幕這頭哈哈大笑,遂而覺得演奏家們也十分不易,至少得憋住不能笑場。

  《四分三十三秒》,既要求演奏家們不發出一絲聲響,也要求全場觀眾配合不發出一絲聲響。偶爾有一兩人控制不住咳嗽,或是觸碰其他東西發出聲響,其實也在所難免。因此,每一首《四分三十三秒》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視聽效果。

  如今,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人心越來越浮躁,我們的耐心越來越差,此時反觀《四分三十三秒》倒可以成為考驗靜默和耐心能力的試金石,這也許是這首先鋒音樂作品在當代存在的意義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