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風景】香港中樂團的藝術溫度

  呂書練

  香港中樂團由於定位清晰,民族音樂風格突出,多年來已成為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的知名品牌,並形成自己的粉絲團。樂團的演出場次也常常爆滿,觀眾也聰明,演出完畢,掌聲總持久不息,非得逼出樂團終身指揮閻惠昌再次登台,帶領樂隊多演一兩首不休。樂團和樂迷如此親切互動,實屬少見。

  記得有一場,我坐在後側高座,居高臨下,不僅僅聽音樂,也在觀表演,舞台上各樂手的拉彈吹奏,一目了然,尤其看到閻惠昌那動作優雅的指揮手勢和投入表情。鄰座是「鐵粉」,不時主動向我介紹各種樂器的功能特色,其樂團知識如數家珍。

  在互聯網無遠弗屆的年代,聽音樂的機會很多,在家靜心聆聽細味,可能比坐在2小時的音樂廳更享受。之所以有一批人願意花金錢、花時間專程來聽,除了感受現場氣氛外,還是一份支持之心。我來聽中樂團音樂會,總帶着期待的心情,看看這次又有什麼「新花招」——演繹經典曲目雖是質素保障,但舊曲如何新編和如何重新詮釋,卻考樂團水準和心思。上周末聽了「樂旅中國」之「編鐘與管風琴的對話」就有這感覺。編鐘是中國的傳統打擊樂器,由不同的鐘排列並懸掛在一個大型鐘架上,透過銅鎚輕敲而發出的聲音,音色清脆明亮,有時像水滴落池塘般悅耳而持久,有種滲透人心感。管風琴則是一種源自古希臘的大型氣鳴式鍵盤樂器,它是個高高在上的「龐然大物」,從「遠處」發來的聲音悠揚而莊重。

  此次演出特邀身兼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的著名管風琴演奏家沈媛客串,與該團樂手合演由樂團委約本港作曲家伍卓賢創作的《幻境》(世界首演),現場最矚目的是舞台後方高座上的「群笙」——逾70位港深兩地學生吹笙場面極為壯觀。天籟般的編鐘之音,與春風送爽般的管風琴之聲,再加拙稚的「群笙」,三者之聲在樂隊伴奏下交替出現,營造獨特的人文幻境。一場借助中西古樂器之王的音樂對話,象徵東西方文明在二十一世紀互鑒交融成果,也把人們從古代幻境帶回今日現實。

  演出下半場是向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出任中樂團音樂總監的本港作曲家關廼忠致敬之作《第二交響樂》,這是關廼忠為1989年香港文化中心開幕演出而寫,同年在音樂廳首演由作曲家親自指揮。35年後的這場演出中,閻惠昌的指揮棒不時指向右後方座位,原來85高齡的關廼忠在座,他數度起立致意,場面感人。也為這場音樂會賦予人文內涵,增添藝術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