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講呢啲】生僻字和古字的粵音怎定?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對漢字來說,有字就有音。所謂音乃指普通話發音,包括了生僻字和古字。粵語是方言,發音都是口耳相傳(很多時流傳很多個讀音),記載下來的讀音也僅限於「大路」的。
2002年,中文大學人文電算研究中心根據所選定的4套粵音字典,製作了《粵語審音配詞字庫》(粵音搜尋網頁)。由於輸入所需查閱的字(繁體),人們就可以輕鬆知悉其粵音(附真人發聲);有時還包括口語讀音(詞例多欠奉,予人得物無所用)。自此,這個粵音網頁成為全球千千萬萬說和學粵語人士的必備語言工具。此網頁雖則公認權威,也不可能巨細無遺,未有收錄有些漢字的粵音是可以理解的。
《九品芝麻官》自1994年上映後,至今仍是不少國內外觀眾心中的經典港產片。近日內地推出《新九品芝麻官》,周星馳飾演的包龍星改由有「網大影帝」稱號的「彭禺厶」來飾演。
對香港人來說,「彭禺厶」中的「厶」屬古字,中大的粵音網頁正正沒有收錄這個字的讀音。在這種環境下,查閱者該怎麼辦呢?有個由內地開發的網上字典叫《漢典》,當中幾乎盡錄漢字及其普通話讀音。筆者在此間推薦是因為它也提供了「古字」與「今字」的相通對照。
一般人多以為「厶」是日本字。說來可悲,現代人有沒文化的多不懂查字典。查「厶」是部首之一,讀「私」,是「私」的古字,文獻記載如下:
公私字本如此,今字私行而厶廢矣。
如所周知,查字典要必先知道所查字的部首;舉個例,要查「去」、「參」和「叁」(三的大寫),應查哪個部首呢?筆者幾可肯定沒幾人可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就算知道也不懂得這個部首的讀音。原來上述三字的部首正是「厶」。
由Google DeepMind開發的電腦圍棋軟體AlphaGo與韓國九段棋士「李世乭」對弈五局三勝制圍棋比賽於2016年3月8日到3月15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結果是電腦程式擊敗人腦思維,人工智慧(AI)靜悄悄地向世人宣戰。
前棋王「李世乭」中的「乭」(韓語:돌)是漢字,韓語發音是「dol」;那普通話和廣東話是如何發音的呢?同上,中大的粵音網頁並無收錄「乭」的讀音。在這環境下,筆者建議查閱其普通話讀音,然後再找出其對應粵音。
「乭」的部首是「乙」,普通話讀「shí」,該字的釋義(摘錄自《漢典》)如下:
◆〈韓〉人名用字
◆〈韓〉地名用字。如:曲乭,大乭,上乭
◆〈韓〉石
讀音為「shí」的字可不少,熟悉的有:
十,時,實,食,碩,石,識
那應選取哪個字的粵音呢?按本義,這個字的粵音應為「石」。由於「乭」字生僻,華文媒體多將「李世乭」寫成「李世石」,筆者認為這有違「名從主人」的原則,做法並不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