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透視/減碳交通生力軍 氫能車蓄勢起跑

  圖:各大車企研發氫能內燃機引擎
  圖:各大車企研發氫能內燃機引擎

  全球最大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 2024)已於1月結束,今年主題聚焦人工智能(AI)和電動車。電動車是減少碳排放技術的熱門,不過,展覽中不乏其他減碳技術汽車,包括計劃多年的氫能源車,韓國現代、德國Bosch Mobility都展示有關新產品,日本豐田、德國保時捷近期研究燃燒氫氣的內燃機引擎計劃。\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

  在CES上,韓國最大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介紹了氫能車計劃,除了製造以氫燃料電池驅動的汽車外,該集團還指將會協助建立氫能源社群,覆蓋能源生產、儲存和交通等。現代汽車總裁兼全球營運總監Jose Munoz指出,氫能源車技術的可行性已被確認,而且符合經濟原則。

  與此同時,德國汽車電機供應商Bosch Mobility在CES宣布,計劃今年推出首個由氫能源發動的引擎,助力於全球減碳。Bosch Mobility和現代汽車均指出,由於美國政府將會向氫能源基建發展投入達70億美元,因此有心推進相關投資。

  德國豪華汽車品牌保時捷早前發表報告指出,以氫能源代替汽油驅動引擎是可行的方案,該廠準備研發氫能源內燃機引擎,性能足以媲美汽油引擎,但碳排放大為減少。雖然氫燃料不會產生溫室氣體,但提煉過程會釋出氮氣,為了讓氫能源內燃機引擎更加環保,保時捷工程專家正集中解決氮氣方面的難關。

  其實,汽車業界一直絞盡腦汁探索代替汽油的燃料,日本豐田車廠最近申請了一種水冷式氫能源內燃機,為新能源車開啟另一個篇章,這個革新發明與近年大行其道的電動車完全不同,為高性能、潔淨能源開拓另一條探索大道。

  能源密度高 續航力勝電動車

  與汽油等化石燃料不同,氫燃料環保潔淨,只會排放水氣。氫能源不單在環保方面佔優,而且相比起電動車的電池,氫燃料的能源密度高得多,讓汽車有更佳的續航力。豐田最近申請的水冷式氫燃料內燃機專利,可以解決氫燃料引擎相對汽油引擎在操作時較高溫的問題,而且表現與傳統燃油汽車相若。

  然而,氫能源的普及仍有待挑戰,首先,建設完善的氫能源基建是艱巨的任務,因目前各地氫能源站的數目,遠遠落後於汽油和充電樁。故此,氫能源需要更大規模的投資,才可以成為消費者另一個能源選項,同時,還需要各國政府積極參與和配合,才可讓氫能源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更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氫氣是非常易燃的燃料,儲存和安全運輸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另外,用作生產、儲存、分發氫燃料的基建較為昂貴,目前正在開發中。再者,氫能源車雖然不會排出二氧化碳,但氫氣主要來自天然氣,其提煉過程會產生氮氣,對環境也造成損害,因此仍未能稱作是零排放交通工具。

  馬力不足 效能遜燃油車

  除了豐田等少數車廠有較佳的氫燃料技術外,目前一般氫能源內燃機引擎產出的馬力不如汽油引擎,因而效能較傳統燃油車低20%至25%。富豪汽車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目前氫能源車在普及方面遇到數個障礙,例如缺乏基建設施、氫成本較高,雖然投資者有意大規模部署,但沒有消費者使用的保證,他們亦難免會卻步。

  有見及此,其他車廠正在研究以氫氣為燃料的電池,其目的是製造零排放汽車,然而,製造氫燃料電池所使用的貴金屬,例如鉑和銥(iridium)等亦較昂貴,足以令投資者卻步,若要氫能源大行其道,需要把這方面的製造成本大幅降低。

  生產大型運輸工具的德國利勃集團(Liebherr)內燃機業務董事總經理Stefanie Gerhardt表示,氫氣供應網絡目前還未成熟,相信要等10年,生產氫氣的容量大增,才可以使氫能源車達到所需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