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問集/聽文化「教父」一席話\周光蓁


  香港作為盛事之都,這是近日經常聽到的稱號。所謂溫故知新,香港如何從戰後百廢待興,幾十年後華麗轉身,見證這個過程的人不少,但有份參與政策與執行的,沒有人能超越被尊稱為「香港文化教父」的陳達文。

  感謝香港藝術發展局「口述歷史及資料保存計劃」,徵得陳達文同意,以對答形式圍繞預設的二十個問題,面對鏡頭逐一點評。

  首先得補充一句:這項計劃原來是由前輩周凡夫主持的。周凡夫三年前不幸辭世,留下未完成項目,藝發局遂邀請筆者代為完成。二○二一年歲末進行錄影,一個下午完成。過程中陳先生完全不用紙條、筆記,洋洋灑灑道出七十年的文化發展歷程,真是佩服不已。

  與陳先生相識多年,也有不少機會訪談請教。可是當開機錄影時,他道出的不少資料都是首次聽聞的。例如他早年上海家庭文化背景、到蘭心大戲院看話劇,以及戰後返回上海報讀復旦大學,之後來港與哥哥一起在《南華早報》當記者,然後轉職到麗的呼聲,遇上摯愛,改行當老師,後來成功獲聘為即將開幕的大會堂副總經理,自此走上文化建設不歸路。

  作為行內人,陳氏道出昔日政府文化政策的巨大轉變,從原來「積極不干預」,到大會堂開幕的「消極不干預」。一直到一九七三年開始投資藝術及文化建設至今,包括發展職業藝團,以及一系列演奏廳以至香港文化中心建設,過程的甜酸苦辣,包括大會堂音樂廳因颱風水浸,他身先士卒抗洪情景,也為女高音江樺等本地藝術家作支援(見附圖)等。用他在結論的原話,文化工作,核心原則是「以人為本」。

  二十條錄影片段已經上載在藝發局網站,附以中或英文字幕,免費點擊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