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房」戶憂取締後無處安身
土地與房屋問題一直困擾着香港社會,不少基層市民出於各種原因被迫居住於環境非常惡劣的劏房。謝先生一家三口現居於尖沙咀一間俗稱「棺材房」的單位內,三人的活動範圍就只有3.5平方米,「只放得下一張碌架床,但這小小的空間,卻是我們一家三口的住所。」他坦言,擔心「棺材房」被取締後,自己住不起房屋。
從事地盤散工的謝先生認為,香港現時仍有一部分人選擇居住在這樣的板間房,甚至「棺材房」,證明這些人會因為經濟等原因,而對這樣的單位有所需求,「倘若日後將這些床位也取締了,業主不再提供這類單位,我們也找不到自己能負擔的單位,那我們該怎麼辦?如果一定要推行,希望有合理的安置政策。」他認為,與其對劏房的環境進行規管,政府不如規管劏房的租金,「我現在居住的單位環境不太好,但租金卻要4,800元一個月,加上水電費要6,000多元一個月,我覺得這樣的租金對應這樣的環境,明顯是不合理的。」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席施麗珊表示,劏房登記制度能夠取締劣質劏房,保障劏房居民的居住環境,「但在推行之前,必須要有安置政策,如果沒有安置政策,只是單純取締,那我覺得會令到很多人無處安身。」她建議安置政策可參考拆遷的安置安排,「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的申請條件都建議進一步放寬,相當一部分居住在『棺材房』的住戶都是單身人士,願意搬去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但受到某些條件的限制,未符資格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