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憑闌處】娘

  童 心

  「孩兒,天涼了,記得加衣裳!」「換季了,天氣乾,多喝水多吃水果,我的孩兒!」微信聯繫人有幾千個,會發這樣的信息給我的,只有「娘」。

  30年前,讀中學的我到恩師陶先生家做客。他拉過我,跟我說:「這是你師母,你應該叫『娘』。」這是北方人的習慣。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娘,小心翼翼地望過去,娘個子不高,為家庭操勞的艱辛印刻在含笑的面容裏。我怯生生地叫「娘」,她拉着我的手,塞過來一個削好的蘋果。

  中學3年,我經常去恩師家,也便經常見到娘。娘脾氣特別好,一直在照顧80多歲癱瘓在床的公婆,毫無怨言。我去家裏,趕上飯點,她總會想法做些我喜愛的菜。我那時候年少,常常風捲殘雲,娘總擔心我吃不飽。有一次,我急着吃完飯去打球,將幾粒米剩在碗裏,娘將我叫住,要我一定要把米吃乾淨,「孩兒,能吃米是福報,要吃完才好啊。」30年過去了,這話我一直記着。恩師和娘年輕時日子緊巴巴,上有老下有小,恩師有些年脫產進修,生活的重擔就壓在娘身上。她沒有抱怨,卻懂得珍惜生活的每一點福報,並言傳身教給子女們。

  恩師退休後,娘跟着恩師到北京的兒子家生活。那時,我也工作了,有時候到北京出差,見到娘,她還是會一遍一遍地叮囑我要當心身體,注意飲食。她知道我胃不好,每次見面,都會說「吃飯要細嚼慢咽,別吃生冷的」。後來,有了微信,娘就經常在微信上發來信息。我每一條都認真讀了,卻很少回覆。

  前兩周,娘忽然離世。翻看着手機裏那一聲聲「孩兒」,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