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萬字記錄香港 編纂工作殊不易

  全面記錄香港自然、經濟、文化、社會、政治等10個部類逾2,300萬字的《香港志》,集合全港各範疇的專家、學者編纂,花8年時間才能完成。擔任《香港志·自然》部類中「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卷主編的黃玉山教授指出,編纂工作殊不輕鬆,這套志書的廣度和跨度極大,撰寫工作要核實大量資料、去蕪存菁,並要協調各專家學者的寫作風格和內容,經多次的審核和修訂才能定稿出版,直言十分勞心勞力。

  董建華牽頭 匯集專家學者

  內地的地方志一直由當地政府負責,而《香港志》是由創建團結香港基金的前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牽頭成立的「香港地方志中心」,匯集專家學者承擔編纂工作。

  黃玉山在訪問中認為民間的力量更大,「民間我們有這麼多大學、這麼多團體,這麼多在任的教授、學者和退休學者、教授,他們願意做這件事,力量比政府大,由政府負責則起碼要成立一個部門,並要經立法會一番討論,相信沒這麼快(啟動),我們就很快,2019年提出並成立香港地方志中心,並立刻開展工作。」

  他表示,董建華這麼熱心,振臂高呼要編纂《香港志》,大家一呼百應,而撰寫這套志書需要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幾乎很多知名人士都被拖下水,他們都用自己的人脈關係、經驗以及識見來幫忙。」

  黃玉山以其任主編的「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卷為例,指該卷除他外,另一主編是環境科學家譚鳳儀教授,還有三名評審和12名作者,「每個作者有的是前任環保署高級專家或漁護署高級專家,亦有很多大學現任和退休教授,還有很多綠色團體的環境專家執筆,如果不是民間力量,相信政府也不易一下子就做得到。」

  評審嚴謹 協調統一是挑戰

  他坦言,撰寫工作十分艱鉅,「我們是述而不論,我最初寫的時候以為很容易,就算我寫30萬字,分開每人寫一點就可以,我們自己寫很多學術文章,到寫的時候發覺並非這麼簡單,找的資料要核實和篩選,去蕪存菁,寫完後不滿意又要改,十幾個人寫,每個人風格不同,要怎樣去協調,你和我寫的有重複又要篩走一點並重新整合,所以很麻煩。而且以往的志書只有文字,我們現則有很多圖表、數據和圖片,當然太多要篩選,很好的圖表和圖片才要。」

  黃玉山表示,他們有《香港志編纂手冊》,內有寫志書的具體格式和風格,且名詞和數據要統一,惟撰寫工作涉及多人,有時候會出現了不同,彼此寫法有些不同,「編審要找出來修改,需要一致,這工作量很大,還有需要協調,譬如我覺得某君這個段落好像不太好,可能他不同意,覺得這樣寫有原因,所以要和他談,談到大家同意就修改,你又要尊重作者意見,又不能別人寫了後就修改,要商量,所以來來去去工夫就很多,時間也不少,這個就是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