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劇《花樣年華》 足尖演繹海派風情
第52屆香港藝術節即將落下帷幕,正在上演的閉幕演出,是由上海芭蕾舞團帶來的原創舞劇《花樣年華》。隨着周旋的一曲《花樣的年華》,舞者們用曼妙的舞姿帶領觀眾走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老上海。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圖:香港藝術節提供
《花樣年華》這個名字,會不期然讓人想起王家衛的電影,舞劇與電影有何聯繫?上海芭蕾舞團副團長、資深舞者吳虎生笑道,電影靈感來自老上海的生活,舞劇則是參考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場景提煉出來。二者並沒有創作上的因果,真要說的話,聯繫也許就是上海這個地方吧。
芭蕾舞劇《花樣年華》首演於2006年,最初由法國編舞伯特蘭·德阿特與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教授兼劇作家曹路生等多位知名中法藝術家攜手創作。舞劇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風貌為背景,透過兩對夫婦的情感故事折射大時代下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也透過石庫門、百樂門、黃包車、餛飩攤等舞美設計,復刻那個年代的老上海風情。
精緻打磨 呈現上海氣質
首演17年來,舞劇曾先後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福州、寧波等多地巡演,亦曾出訪巴黎,在2023年初更曾移師石庫門實境演出,可謂長演長新。這次到訪香港,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說,定能喚起本地觀眾的親切感,「和《繁花》不一樣,舞劇是比較紀實地描寫1936年的上海,戰爭過後每個人要回歸正常的生活。它的主題思想還是真善美。」
吳虎生正是《花樣年華》中男主角李先生的「初代」飾演者,17年來,這個角色如同已經融入血肉中。「這個作品我特別鍾愛,它也是我第一部擔任男主角的原創芭蕾舞劇。」他說,「鍾愛它是因為它在很好地講述上海的故事,它的整個舞美、人物、音樂、氛圍感,都非常原汁原味地還原了上海的三四十年代。主創團隊非常用心,當年采風了很多年,城隍廟去了,百樂門舞廳去了……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在大量的細節上精益求精。可以說,舞台上的每個角落、人物,乃至道具都有自己的故事,非常經得起觀眾去欣賞。」
身為土生土長上海人的他,笑說自己心目中的上海人「有契約精神,講究精緻生活,亦很熱心及包容」。他認為舞劇對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有吸引之處,「《繁花》的熱潮,說明大家對於上海的文化、氣質很感興趣。所以我們要做得好,做得精緻,一定要有高質量,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
與同一個角色相處17年,吳虎生用「寶藏」來形容《花樣年華》中的李先生,認為隨着年歲增長,自己對角色的理解也在悄然變化。「最早開始演,是初出茅廬,第一次飾演主角,很緊張。那時不會太多去理解人物,而是聽導演的,導演說是什麼就去完成什麼,比較被動。隨着閱歷和時間的積累,隨着我自己年齡的增長,每次演都會有不同的發現。一個是發現導演更多的用意,每個動作為什麼這麼編,一個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是導演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這是一個寶藏,每次演出,我都有強烈的探索慾望,每次都會更多地結合自己的情感、人生經歷,把自己的內心和人物融合在一起。這個過程很過癮、很忘我。」他笑說,這次來香港演出,也會呈現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升級版的李先生。
大膽前衛 芭蕾融入中國元素
舞劇長演17年仍魅力不減的原因是什麼?吳虎生認為,哪怕在初創時,《花樣年華》就已顯露前衛大膽的創作意圖。
舞劇展現豐富語彙,將古典芭蕾、當代芭蕾、民族舞、爵士舞等等不同舞種共冶一爐,展現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上海摩登開放的風情,更着意在芭蕾中融入中國文化元素,「例如裏面一對虛擬的李先生和王太太,就是牛郎和織女的設計;裏面女孩子的服裝大多是旗袍,而不同背景的角色所穿的旗袍樣式又有不同;在舞蹈中,也融入了中國的元素。十多年前,舞劇的創作思路就很前衛,格局也高,是想將西方的芭蕾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
舞美的設計則在模擬實景之餘更顯別致,精緻還原了石庫門的實景風情,街頭、舞廳等場景亦讓人迷醉。「很多景,觀眾一看就能認出是老上海,比如百樂門,石庫門一轉就變成舞廳場景,實景的轉換是演員在台上不停頓的表演間來實現的,這在當初也是前衛的創新,現在看來則仍然服帖。」
老上海又怎能沒有綿綿雨?一場場雨落下來,濕漉漉的霧裏看花才是上海。吳虎生說劇組為此特別發明了一套舞台上的降雨裝置,一頭一尾的兩場雨,直接渲染出人物的內心情狀。「後來很多舞劇也會模仿我們的很多設計,在當初來說作品在中國舞劇的發展過程中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旗袍展現身體韻味
在《花樣年華》中,李先生和王太太有許多欲語還休的曖昧與情感拉扯。吳虎生與合作默契的搭檔、上海芭蕾舞團首席舞者戚冰雪有數段唯美的雙人舞。
戚冰雪分享道,不是上海本地人的她接下這個人物時心中其實很忐忑,「我對上海的背景和歷史不是那麼清楚,這方面挺有壓力的。但這個人物給我的收穫很大,我以前跳的多是《天鵝湖》啊公主之類的角色,這種完全內心戲的、完全人物型的、現代的角色比較少,演出對我的演技帶來新的提升。」她也分享這是她第一次穿旗袍,剛開始時覺得很奇怪,跳着跳着才適應下來。旗袍為身體帶來拘束感,卻也因此塑造出獨特的體態與肢體韻味。「演出也讓我有機會深入上海的歷史場景,讓我覺得彷彿自己也是上海人了。」她笑道,「香港的觀眾對這個舞劇應該會覺得很親切熟悉,會有共情。」
上海芭蕾舞團《花樣年華》
日期:3月23日 下午2點30分,晚上7時30分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