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空間】南有百侯

◆百年名校百侯中學。 作者供圖
◆百年名校百侯中學。 作者供圖

  胡賽標

  「北有曉莊,南有百侯。」走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百侯,我還是被震撼了,沒想到它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着奇妙的情緣。春樹葱蘢,廊嶺靜穆,油畫般的陽光寧謐地灑在碧綠的梅潭河上,像綿延如縷的往事。百侯鎮雖然地處粵東旮旯,層巒疊嶂,地瘠民貧,但自古民風淳樸,是大埔縣的文化重鎮。

  明清時期,俊采星馳,翰林5人、進士24人、文武舉人134人,如閃爍星辰,綴滿百侯夜空。要知道,百侯現在人口也不足三萬。更讓人稱奇的是:「一腹三翰林」「兄弟七進士」科舉典故,成為一代代百侯人的勵志符號與文化標杆。

  走入通議大夫第,感覺規模宏大,磚牆聳立,麻石墁地,氣勢磅礡。石門兩邊,石鼓對視。這座廣東省文保單位,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是聞名遐邇的「一腹三翰林」長兄楊纘緒的故居,為「三堂四橫九廳十八井」府第式建築,是百侯客家祠居合一的典範。

  後廳堂供奉着先祖遺像,上方懸掛二塊清代匾額,黑底金字:「咸慶堂」「七葉衍祥」。「咸慶堂」筆跡遒勁,為兵部右侍郎鍾音在大夫第落成時贈匾。楊纘緒曾任按察使,其妻藍淑人百歲壽慶時,廣東巡撫朱珪上奏乾隆,稱楊妻「上事祖姑,下逮元孫」共七代,家族有「父子進士、兄弟進士、子孫進士、同堂七魁」,實屬罕見。後得乾隆讚許,特御賜「七葉衍祥」金匾。

  「楊按察的寶物」故事,吸引我的目光:乾隆二十四年,楊纘緒告老還鄉,親友來訪,看他為官幾十年,帶回什麼金銀珠寶。當大家嘆惋他只帶回書籍與幾件衣物時,他笑呵呵拿出一個布包,說:「我帶回這些無價之寶!」親友圍攏來,打開一層層布包,發現裏面只有一粒粒砂石。看着大家疑惑的表情,他說:「這裏一粒砂石,就是一顆人頭,性命是無價的。這幾百粒砂石,就是我的無價之寶。」原來,楊按察為官幾十年,清正廉明,愛民如子,每次糾正一宗冤案,使被錯判的人免於死刑,便在特製的布包裏放進一粒砂石。親友明白過來,嘖嘖稱讚……

  漫步在百侯,空氣中似乎都瀰漫着崇文重教的氣息。走近百侯中學,濃郁的「陶味」撲鼻而來。這座創辦於1923年的百年名校,校門造型別致,葉選平的題字清秀端莊。進入校園,陶行知廣場榕蔭葳蕤,校訓「手腦雙揮,求仁求真」映入眼眸。陶行知大樓巍然矗立,牆上書寫着陶行知「每日四問」金光閃閃:……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徘徊陶園,薔樹蒼翠。陶行知潔白塑像,在藍天麗日映襯下,顯得更加巍峨高大。紅色的基座裏刻着毛澤東的題字:「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學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理論,影響巨大。右側是陶行知紀念館,門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名言。

  時光回溯於1933年。百侯中學校長楊德昭在上海找到陶行知,請他去任校長。陶行知走不開,於是派南京曉莊師範潘一塵、程今吾等十幾人,來到百侯中學,或任校長或當教師,使侯中成為全國第三個生活教育實踐基地,打造「教育救國,文化為公」的夢想。百侯中學開設了初中部、小學部、師範班、教育館、幼稚園,實行「小先生」制,邊學邊教邊做,唱響了轟轟烈烈的全鄉掃盲運動的先聲。70多個小先生合寫的《一個南方的普及教育運動》,由陶行知題寫書名出版。十年後,陶行知創作「百侯中學校歌」,歌詞「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成為師訓。

  12歲的楊應彬穿着短褲,光着腳丫,跟隨潘一塵來到上海,是1934年的夏天。陶行知瞅見他曬得黑黢黢的,拍着他的肩膀說:「小黑炭!你趕快把遊歷寫出來,我拿去給你發表!」於是,他蜷伏在亭子間樓梯角,藉着樓道昏暗的燈光,用日記形式,記錄從家鄉到上海的所見所聞。陶行知看完厚厚一疊用舊日曆紙背面寫作的日記,眼噙熱淚,一字未改,題寫書名《小先生的遊記》,寫序推薦給上海兒童書局出版,引起轟動,遠銷東南亞。

  第二年,楊應彬來上海,在陶先生家住了一個多月。他看見陶先生為生活教育而嘔心瀝血,生活拮据,有時坐不起電車而步行回家。抗戰爆發,他與陶先生分別。他寫信說:「……不能時刻受您指導,總覺是個遺憾。短短一張紙,實在寫不出我對老師的懷念!」作為陶行知親自栽培的學生,楊應彬後來成為與歐陽山齊名的著名作家。

  離開陶行知紀念館,中陶會會長方明題詞「北有曉莊,南有百侯」,像八朵木棉花,在枝頭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