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蝶影】《城寨風情》再上舞台

  小 蝶

  新春期間,我與一班舞台演員飯聚時,王維告訴大家他將會在4月3日和4日參演由杜Sir(杜國威)導演的《城寨風情》。他謙虛地表示能獲得杜Sir點名邀請演出實在受寵若驚,壓力很大。

  我覺得用「珠玉在前」來形容當時的情景可收雙關之效。除了因為《城寨風情》首演和重演是大受歡迎的「珠玉」之外,當晚參加飯局的多位座上客恰巧都是當年的演員,所以這班「珠玉」真的名副其實地「在前」(在王維眼前)。

  大家都對下月上演的《城寨風情》很好奇,好奇它將會是一個怎樣的演出。原來是次的《城寨風情》是〈香港故事——香港紫荊中樂團成立音樂會〉的主要節目,另外還有5個樂器演奏的小演出。

  《城寨風情》是杜Sir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編劇作品,本來是一個大型的歌舞劇;但〈香港故事〉的版本卻是一個唱演劇,只有6名歌唱演員參加。換言之,它不是把原劇本如前般以大型歌舞劇的形式演出,而是由演員把《城寨風情》的歌曲和情節選段精華式地演繹出來。

  去年我與杜Sir喝茶時,他向我透露他正在策劃這個演出。杜Sir是一名心地善良的前輩,當他知道《城寨風情》的作曲陳能濟很希望他這個作品能夠再次讓觀眾熟悉,便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一旁,親自導演這個唱演劇,為的只是玉成好事,一償老人家的宿願。

  《城寨風情》在香港戲劇史上佔有特殊地位。它在1994年10月首演,由當時的市政局主辦,首次由其轄下的3個表演團體聯手創作一個有戲有歌有舞的大型音樂劇,台前幕後工作人員幾近200人。創作人員都是當時的翹楚,包括杜Sir編劇、楊世彭導演、石信之指揮、應萼定編舞、陳能濟作曲、陳鈞潤和岑偉宗填詞等。

  至於女主角的名字更是響噹噹——馮寶寶,當年自然賣個滿堂紅。1996年1月,《城寨風情》重演,由羅冠蘭扮演馮寶寶的角色。

  既然提起《城寨風情》,我那做研究的職業病又發作了,立即到書房尋找《城寨風情》的場刊。場刊的故事簡介寫着﹕「九龍城寨的拆卸,代表新香港的開始,而城寨的以往將成歷史回憶,歲月痕跡。故事由清道光年建築城牆展開,發展到1993年居民面臨遷徙為終。透過數代居民的悲歡離合、是非恩怨,反映出城寨這小地方實乃香港社會的縮影﹕有繁華,有黑暗,共同進退,息息相關。」

  所以,杜Sir筆下的《城寨風情》是一個史詩劇,描述九龍城寨由十九世紀上半葉至二十世紀末的歷史和變化,也側寫香港在這150載經歷的滄海桑田。這次杜Sir親自執導自己的大作,以演唱的方法演繹一個香港故事,定能一饗久盼他的劇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