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在長春完成試驗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21日在長春完成了時速160公里滿載運行試驗,首次實現了氫能列車全系統、全場景、多層級性能驗證。試驗過程中,列車每公里實際運行平均能耗僅為5千瓦時,最高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以上。
最高運行時速為160公里
該列車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下稱「中車長客」)自主研製,採用四輛編組,最高運行時速為160公里,列車內置氫能動力系統,為車輛運行提供動力源。2022年12月,該列車在成都下線時曾引發業界廣泛關注,此次試驗是其最後一次試驗。
中車長客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新技術研究部副部長王健介紹,該列車應用多儲能、多氫能系統分布式的混合動力供能方案,同時採用了中車長客自主開發的氫電混動能量管理策略和控制系統,實現了整車控制的深度集成,大幅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在-25℃至35℃性能達國際領先水平
王健介紹,在完成氫動力系統及其關鍵部件耐久、高低溫、振動、電磁兼容、防火安全等方面試驗驗證的基礎上,中車長客還進一步開展了不同速度等級下能耗、續航里程、可靠性、牽引、制動、動力學等整車試驗。
「我們首次驗證了氫能列車在-25℃至35℃環境溫度下的實際性能,試驗結果中各指標均達到車輛設計要求,車輛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王健說。
氫能軌道交通車輛具有清潔環保、運維簡單、建設周期短、固定投資少等優勢,具備高速度、大運量、快速乘降、安全智慧等特點。王健介紹,該列車大致是介於地鐵與高鐵之間的一種交通工具,適用的最佳線路長度區間為30公里至500公里,其動力特性與市域交通要求也較為契合。
據了解,中車長客於2023年底承擔中國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氫能驅動時速250km級高速列車關鍵技術》。王健說,這款氫能源市域列車的試驗結果將為氫能動車組的研製提供關鍵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