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引導頑童正視問題

  王煒東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訓輔主任

  初小的我在課室老想方法逃避學習,拿着筆作勢寫字然後發白日夢,伏在桌上用耳朵感受敲打書桌、撥弄掛鈎、膝蓋頂鐵抽屜的聲音,頑皮得連老師都不想見我,把我的座位安排在靠窗單人座。於是聽課時最愛玩弄窗簾繩解悶,把繩子綁緊在書桌鐵鈎,用升降原理配合拉繩伸縮,製成筆盒發射器,頻頻把鐵筆盒彈射往地板令老師大爆發。怎料有一天一個大失誤,窗簾收繩過度,整個書桌被拉起吊在半空,同學哄堂大笑,老師未想好點爆發時,我若無其事舉手說要上洗手間,隨說隨走,老師未及回應,我半隻腳已在課室外。

  當年我的腦袋應被遊戲機寵壞。打機的快感遠比生活中任何事高,令大腦分泌大量多巴胺,愉悅感和心癮都把書本和課堂之樂比下去。遊戲是經過精心設計,令玩家不斷追求闖關。遊戲畫面千變萬化,令人不習慣觀看靜止畫面,要不斷尋找東西把玩,不斷擺動身體,不斷發出聲音,不斷製造麻煩。

  初小時有老師問我從哪裏學得這般頑皮,我本來都沒想過要嫁禍別人,但這道問題卻令我不由自主尋找代罪羔羊,於是就說我是學某某的,他在另一堂都這樣做。想起來都很難自圓其說。課室內好榜樣比壞榜樣多得多,我偏要學壞就怪不了別人。套用在今天,科技令訊息打通年齡層的保護網,小孩要接觸不良資訊簡直易如反掌。與其說被別人教壞,不如在孩子犯錯後引導孩子正視問題,比諉過他人更能改正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