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站/順德首家港澳子弟學校揭牌 教學銜接DSE
【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佛山報道:20日,佛山市中黃星瑜港澳子弟學校正式揭牌。這亦是佛山順德區第一所港澳子弟學校。該校招收對象以港澳學生為主,辦學規模995人,首年計劃招收200名學生。學校提供12年一貫制的中西融合國際化教育,香港及國際師資將佔教學隊伍的1/3,通過「兩文三語」教學,銜接香港DSE教學,同時提供IB等國際特色教育,計劃打造大灣區中西融合教育新標桿。
記者現場看到,這所新的港澳子弟學校校園環境較寬敞,校舍建築風格偏西式,走廊採用連廊的設計,校園內的標語和指示上的中英字體標識更顯港味十足。中黃教育集團董事長黃海峰表示,佛山是大灣區建設廣佛極點城市的重要一極,順德是創新區域重要一環,吸引了很多港澳企業家、創新創業人才前來樂業安居。他表示,作為順德區第一所港澳子弟學校,學校的建設既是提升區域人才吸引力的重要配套,也是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民生措施。
在順德創業的香港市民黃先生告訴大公報,得知順德新增一家有香港DSE課程的港澳子弟學校後,覺得特別便利,以後也打算將孩子從香港接來順德上學,一家團聚。「以後無論在內地繼續升學,或考慮回港升學,能無縫銜接。」
港教育界:良性競爭給學生更多選擇
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港澳子弟學校近年來不斷開辦,在此背景下香港本地學校可如何保持優勢?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原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主席吳克儉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融合是大勢所趨,大灣區「9+2」城市群均有自己的特色和強項,良性競爭能為香港學生提供更多選擇。
「短線來看,港澳子弟學校的增加對香港學校來說,也許是一個挑戰;但放長線來看,這將讓香港中小學教育更加國際化。」吳克儉認為,香港的中小學應該放大招生彈性,對於東盟、「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國際學生更加開放,這將增強香港基礎教育的跨文化能力。「從教育角度來說,無論是內地還是香港,哪個地區的學校都應該有教無類。大灣區教育資源的增加和融合,對大灣區在吸引國際人才、豐富教育資源是利好的。」
據不完全統計,近四年來,深圳、廣州、東莞、佛山,4個城市已經增加了8所港澳子弟學校。「港式」中西結合的教育模式,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穩紮穩打、層層推進。這些港澳子弟學校如何避免同質化競爭?吳克儉認為,每所學校應該發揮好當地文化特色。他舉例稱,中山有脆肉鯇、潮汕有全牛宴,不同地方光是飲食文化的特色就數不過來,教育應該也立足當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