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勝:緊跟國家發展部署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姚志勝認為,作為香港未來發展新引擎,北部都會區正是可以孕育出新質生產力的肥沃土壤。
◆姚志勝認為,作為香港未來發展新引擎,北部都會區正是可以孕育出新質生產力的肥沃土壤。

◆姚志勝(前排右二)為區議會候選人拉票站台。
◆姚志勝(前排右二)為區議會候選人拉票站台。

◆2023年10月13日,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舉行第四屆換屆典禮,姚志勝連任總會會長。
◆2023年10月13日,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舉行第四屆換屆典禮,姚志勝連任總會會長。

◆姚志勝(左一)頒發「二○二三感動香江團體」獎予杭州第四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
◆姚志勝(左一)頒發「二○二三感動香江團體」獎予杭州第四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

◆姚志勝出席「未來之星」香港青少年內地行分享交流暨強化國家民族意識培育研討會並致辭,希望學生藉實地考察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與成就。
◆姚志勝出席「未來之星」香港青少年內地行分享交流暨強化國家民族意識培育研討會並致辭,希望學生藉實地考察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與成就。

◆二○二三年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姚志勝在大會上致辭。
◆二○二三年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姚志勝在大會上致辭。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中,「新質生產力」一詞備受關注。眼下,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對此,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認為,新質生產力由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而作為香港未來發展新引擎,北部都會區正是可以孕育出新質生產力的肥沃土壤,新田科技城不僅將成為創科發展集群的樞紐,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亦將助力香港實現「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

  北都建設進度需要加快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規劃。去年11月,特區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預計北都在未來5至10年漸現雛形,並在20年內大致完成發展。姚志勝認為,對接國家發展部署時不我待,北都建設進度需要加快。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例,深圳園區建設已頗具規模,大批項目成型,但轉觀位於北都內的香港園區,第一期第一批次8座樓宇要在2024年至2027年才分階段落成,落差明顯。對此,姚志勝提出三點建議加快北都建設。

  其一,特區政府收購農地價格偏低,未能反映隨新界發展而急升的土地價值,他建議特區政府將收地賠償金額在現有的基礎上適度增加,為大幅徵地提速建設提供有吸引力的經濟誘因。

  其次,特區政府土地發展程序過於繁瑣冗長,對土地使用亦施加較多限制,必須大力度精簡、合併、優化,為大規模開發北都土地爭取時間。例如,以釋出農地發展潛力、與土地業權人共同發展為目標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應在公私營房屋比例及地積比等方面增加彈性,吸引土地業權人更踴躍參與。

  最後,以「全面規劃、基建先行」原則發展北都,加快鐵路公路等交通建設,吸引居民和產業進駐,做到路通、人通、財通,才避免再走「先規劃、後鋪路」窒礙新發展區建設的舊路。

  港工程界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除卻北部都會區,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更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陣地。姚志勝認為,八項行動非常好地統籌了國際與國內標誌性工程與「小而美」項目,兼顧系統性、務實性與前瞻性,是基建投資的重大利好,也是香港工程界大顯身手的重要機遇。

  數據顯示,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已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隨着八項行動推展,更多基建和產業項目陸續推出落實,港商要密切調研沿線當地項目情況,聚焦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工業園區和經濟特區建設、農業合作、數字經濟等領域,為當地帶來有效投資,促進增長,傳播技術,增加就業,改善民生。

  姚志勝指出,香港工程界歷史悠久,由香港工程協會到法定專業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工程界發展至今近80年歷史。其歷史底蘊和國際化專業實力完全有力對接「一帶一路」新一輪基建需求。港商可發揮企業投資作用,組織用好香港的工程專業優勢,與內地工程企業攜手協作,承接更多八項行動帶來的「一帶一路」新項目。

  為香港經濟注入「興」的動能

  放眼香港目前整體經濟形勢,姚志勝表示,疫後經濟復甦幅度較預期為緩,本地投資和消費的反彈力度不足,主要是受外圍整體氣氛疲弱、息口持續高企、金融市場表現欠佳等因素影響。然而當前,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有更好條件促進香港拼經濟謀發展。他認為,為提振香港整體經濟,注入「興」的動能,可從三方面着手。

  首先,大力招商引資,吸納資金來港。如可進一步放寬上市監管限制,在監管、稅務、法律、人才發展上作配合,從而吸納更多市場資金,另可加強與內地金融互聯互通,促進本港人民幣離岸業務擴容增量。同時,要強化政策配套,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有限合夥基金及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在港註冊,為超高財富淨值人士來港管理資產創造更有利環境。

  第二,積極開拓經濟新增長點。「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八大中心」,香港要用好中央支持,提升傳統支柱產業效能,並以新定位新角色,推動發展更多潛力巨大的新產業。例如,「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作為中西文化薈萃的國際大都會,不僅在舉行文藝表演、展覽、教學等活動以至著作出版等環節推動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更可聯合大灣區文化事業拼船出海,擴大國際市場,開發更多需求。

  最後,姚志勝認為應大力發展盛事經濟。舉辦展會論壇、體育賽事、文藝表演等大型活動,對旅遊、餐飲、酒店等行業具有磁吸效應,不僅帶動更強勁消費需求,激活經濟動力,而且涉及範疇廣泛,涵蓋不同領域和行業,對香港經濟發展有明顯的宏觀增值作用。他進一步指出,香港上半年會舉辦超過80項大型盛事,應做好全盤規劃,優化旅遊基建配套,在場地、交通、通關、資訊等方面提升接待能力,更好迎合盛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