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講堂】助人「利他」也「利己」 互惠美德應珍惜

◆ 我們有時會毫不介意地幫助他人。圖為中國青年到非洲肯尼亞的小學送贈書籍。 資料圖片
◆ 我們有時會毫不介意地幫助他人。圖為中國青年到非洲肯尼亞的小學送贈書籍。 資料圖片

◆ 動物會幫助和自己有關係的同類,如圖中的狐獴會照看兄弟姐妹的幼崽。資料圖片
◆ 動物會幫助和自己有關係的同類,如圖中的狐獴會照看兄弟姐妹的幼崽。資料圖片

◆ 人類有許多文化、宗教、思想等等的差異,群體的概念十分明確。 資料圖片
◆ 人類有許多文化、宗教、思想等等的差異,群體的概念十分明確。 資料圖片

  互惠互利,是我們從小就學習的美德,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象徵之一;但是從生物、社會演化的角度來看,互相幫助這種生活模式,又是如何出現的?在怎樣的條件下,互惠互利才慢慢成為我們認可的行為模式?今次就和各位簡單探討一下。

  互相幫助是生物的天性嗎?

  此處談論的互相幫助更多的是一種「利益來往」,今天我幫助了你,明日或許就是你「回饋」的時候,到最後我得到的,可能比付出的還要多,所以互相幫助終究還是對自己有益。不過,生物之間這種由利益導向的互助,好像又沒有那麼簡單。一些群居的動物好像只會幫助自己的血親,而人類有時卻會毫不在意地幫助初見的陌生人,似乎並不看重回報?

  要解釋人類互相幫助的行為,研究人員一直有兩個主要的理論。其一認為,以往我們生活的社區較小,因此縱然今次遇見不認識的人,以後還是會重遇的,所以幫助陌生人,未來還是會得到報答;及至後來社區愈變愈大,有些人可能真的是「一期一遇」,但我們還是保留了互相幫助的習慣。

  另一個理論認為,幫助團體中不認識的人,還是會對團隊有整體的利益,尤其是當不同的群體之間存在競爭,提升群體的整體利益就變得十分重要。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認為基因是「自私的」,動物和人類面對與自己基因相近的人往往會體現出「利他性」,恰恰是為了讓自己的基因能延續下去,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動物會以血緣為紐帶,組成一個團體來行動。

  那麼究竟哪個理論是正確的?研究人員運用電腦作了多個模擬,發現這兩種機制似乎都不能產生互惠互利的結果。比如,假如我們都會重遇我們的「恩人」,而我們也都很樂意報答對方,卻不能擔保我們的回報會比「恩人」付出的多,因而變相傷害了施恩的人,久而久之,我們也不會有互相幫助的念頭了。至於「群體之間的競爭」呢?一般來說,一個個體不會永遠地留在同一個團體中,所以兩個人有時是互相合作的夥伴,但有時卻是爭取資源的競爭對手,合作與競爭的利弊權衡下,個體反而不會選擇相互幫助。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只要把「群體競爭」和「長遠回報」的機制一齊放進同一個模型中,就幾乎每一次都可以模擬出互相幫助的現象。

  為了印證現實世界是否也是如此,研究人員找了新幾內亞的兩個群體,進行了一個實驗:每個參與者可以自由決定把多少的金錢轉到另一個參與者的手上,然後收到金錢的參與者再決定回報多少。結果發現,如果兩位參與者都屬於同一個群體,那麼第二個參與者回饋的金額,就會比他收到的多;但是假如兩位參與者來自不同的團體,第二個參與者就會回報比他收到的更少的金額。這跟模擬的結果一致。

  人類之間有許多文化、宗教、思想等等的差異,群體的概念十分明確,團體之間既有競爭,亦有合作,而團體中的個體亦會考慮自己在每個團體間的利益。從社會學角度解釋了互利互惠這種行為的出現。而對於動物來說,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似乎更加單純,互助的情況也相對更少。

  小結

  還有什麼因素影響我們互相幫助?這還需我們進一步研究。不過如此看來,互惠互利這種美德的出現,一點也不容易,我們要好好珍惜呢!

  ◆杜子航 教育工作者

  早年學習理工科目,一直致力推動科學教育與科普工作,近年開始關注電腦發展對社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