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要求/讀中醫中文根基更重要

  圖:鄧蕙敏表示,本港需建立完善的中西醫協作機制,為患者作出貢獻。
  圖:鄧蕙敏表示,本港需建立完善的中西醫協作機制,為患者作出貢獻。

  修讀本港及內地相關大學的中醫認可課程,並考取本港中醫執業資格試後,便可成為本港一名中醫師。現時本港有三所大學,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設有全日制中醫藥學士學位課程。根據香港中醫管理委員會的要求,有關課程的畢業生必須滿足包括修讀內容、年期和臨床實習時數等要求,方可符合參加中醫考試資格。根據以往的紀錄,每年新註冊中醫人數約有200至300人,而近年中醫考試的合格率為37%至47%。

  DSE成績最少要「3322」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副秘書長何展邦是中醫新丁,剛取得中醫師資格約一年的他表示,修讀中醫課程需滿足大學的最低要求,申請的DSE考生,基本入學要求為4個核心科目成績須達「3322」級,同時至少兩個選修科目需達3級。此外,何展邦又指,近年入讀中醫的競爭逐漸加大,收生分數亦漸提高,而大學的中醫課程需要學生學習中醫基礎知識、基礎醫學及生命科學、中醫經典及簡史、中醫臨床學科、中醫學研究方法等必修及選修科目。

  修讀六年的中醫課程,當中有何難處?何展邦指出,由於不少中醫的傳統理論初稿都是由文言文寫成,故中文的根基必須要好,他曾經看過一個有關中醫藥的展覽,發現大量的中醫書籍均以文言文解釋療效,當中包括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所以我覺得讀完中醫,應該都會學識了閱讀文言文,中文的能力亦會提升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