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里/「女神節」的禮物\葉歌

  今年的「三八國際婦女節」來了又去了。那天女教師、女職工可放假半天,學校一般組織春遊活動,比如去本地梅園賞花。父母退休前是中學教師,今年接到通知,退休女教師回校,和在職女教師和部分女學生一起包餛飩。「老中青三代聯歡」聽來很美好,我心裏卻有點犯嘀咕,因為它的象徵意義似乎稍有瑕疵。慶祝活動可以多種多樣,但總該以人為本,讓這個節日的目標人群真正獲得幸福感、成就感和榮譽感。可能是我想太多,但上完班接着做家務肯定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節日。

  當然,「國際婦女節」有國際勞工運動的淵源。一九○八年,美國紐約市一萬五千多名女性舉行示威遊行,抗議僱主盤剝,要求提高女工待遇,爭取女性選舉權。一九○九年,美國社會主義黨宣布三月八日為「全國婦女日」。一九一○年,德國婦女運動領袖Clara Zetkin在國際勞動婦女大會上提議將其升級為「國際婦女節」,來自十七國的一百名婦女代表全票通過。不過,直到一九七五年聯合國開始慶祝「三八婦女節」,這個節日的「國際性」才真正確立。現在「國際婦女節」在美國不算聯邦節日,並不放假、慶祝,但政府定三月為「女性歷史月」(Women's History Month)。

  前些年內地有些女性不喜歡節日中的「婦女」這個詞,似乎是反感把她們「叫老了」,認為改稱「女王節」甚至「女神節」更好。但不解決教育歧視,用工歧視,同工不同酬等實質性、結構性問題,名頭再好聽也是治標不治本。

  在我心目中,給女性最好的禮物是讓她們享有自由選擇、平等發展的機會,無論打造事業還是經營家庭,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