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茶遊記】茶馬古道朝聖路

◆轉山朝聖藏民。 作者供圖
◆轉山朝聖藏民。 作者供圖

  ◆ 良 心

  歷史上,卡瓦格博轉山線路有三條,被稱作大轉、中轉和小轉(即內轉、外轉和中轉),三條線路或圍繞整座山脈,或圍繞主峰群,或在主峰正面腹地進行叩拜。外轉即大轉山,地跨滇藏,需途經雲南的德欽和西藏的察隅、左貢三縣,東、西兩方以瀾滄江、怒江河谷為邊緣,南起德欽縣雲嶺鄉查里通村,北至德欽縣佛山鄉的梅里石村,形成橢圓的圓圈,完全將以卡瓦格博為首的梅里13峰包容在內,全程約200公里,通常需要半個月時間。

  據著名作家馬麗華考察,朝拜卡瓦格博的儀式實際上在幾百里外就開始舉行了。梅里雪山坐落在滇藏交界處,主峰卡瓦格博坐落於雲南,東部、南部均在雲南德欽縣境內;北部在西藏左貢縣境內,西部在西藏察隅縣境內。從青海、甘肅和西藏、川西等北部地區到梅里雪山拜山的藏族,大多要經過西藏昌都地區,沿着茶馬古道自北南行,穿過500里邦達草原,在昌都左貢縣境內依次叩開通往神山的「三道神門」(也有說是四道神門),才可謁拜卡瓦格博神山。邦達草原位處昌都地區三江流域的高山深谷之中,曾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海拔約4,200米,是瀾滄江與怒江之間的分水嶺——他念他翁山主脊上的一塊高寒草原,總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地勢寬緩,水草豐美。怒江東支玉曲河上游河段蜿蜒曲折在草原之間。

  關於左貢境內三大神門的形成,有一個傳說。相傳卡瓦格博皈依佛門後,為了更好地弘揚佛法,四處尋找修行弘法道場。他進入昌都左貢縣境內,其座下的白騾首先化身「多吉志嘎」神山,為卡瓦格博守衛第一道門關(外門神)。此道神門奉旨降服一切有害於六道眾生的邪魔妖孽。隨後,卡瓦格博來到左貢的田妥、旺達、扎玉,一路走一路降妖除魔,很多中小神山悉數臣服,第二道門神(中門神)珠然神山、第三道門神(內門神)冬日神山便成為他的兩大金剛護法。走到左貢最南端的碧土鄉一帶,卡瓦格博見此地物華天寶、佛緣吉祥,最終定居下來。有了多吉志嘎神山、珠然神山和冬日神山這「三道門神」(也稱「三大金剛」)的護法守衛,卡瓦格博得以靜心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千百年來香火旺盛。

  第一道神門多吉志嘎神山在邦達草原南端的左貢縣美玉鄉境內。左貢,藏語意為「耕牛背上」。過去是歷代商賈經茶馬古道川藏道南線進出西藏的必經之地,作為眾多過往商客重要的補給地,見證了茶馬古道曾經的輝煌。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西面北段主要位於左貢縣境內。左貢人認為上北下南北為尊,所以左貢才是梅里雪山的正面。他們稱梅里雪山為「美麗雪山」,而不叫「梅里雪山」。美玉鄉是左貢縣唯一的純牧業鄉,境內有片碧綠草原是邦達草原的一部分,叫「美玉草原」。美玉草原,景如其名。這裏碧草萋萋,清風吹拂,綠草像波浪般擺動,就像一塊碩大無比的靈動的碧玉一樣,在天地之間自由鋪陳開來,無邊無際,一望無垠。

  第一道神門多吉志嘎神山作為「外門神」,它的外觀看上去就像一頭馱着磚茶的騾子,正準備卸下長途馱運過來的磚茶。多吉志嘎神山是一個多彩聖地,從不同面欣賞時,山體的顏色大不一樣:北面看,神山似乎是黑色的;東面看,似乎是白色的;南面看,似乎是黃色的;西面看,似乎是紅色的。神山四周圍繞着「守護門將」:東面,有一座山形似要從懸崖上縱身跳下的獅子;北面,有一座守護的湖泊叫「嘎莫措加」,傳說此湖有上百泉眼;西面,有一座形似7個法螺鑲嵌在上面的守護山「董蒂布勒」;南面,有天然形成的21度母佛像,許多信眾都去朝拜。

  第二道神門是左貢縣城城東的珠然神山。相傳梅里雪山為靜心修煉,廣招守護門神。得此消息後,昌都、雲南境內的各路山神積極前來報名參加,場面盛大。為挑選出其中最有力的三座門神,梅里雪山就組織舉辦了門神招募比賽。比賽中,左貢城東東達村的珠然神山順利躋身前三。珠然神山是左貢縣最美的屏風。站在珠然神山上可以鳥瞰縣城全景。珠然山上有一溶洞,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朝聖的聖跡。相傳轉珠然神山十二圈,相當於轉梅里雪山一圈。

  過第二道神門珠然神山後,再沿茶馬古道舊路往南到左貢的扎玉。扎玉(現為鎮)地處左貢縣東部,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站點。「扎玉」,藏語意思為「岩簾」或「簾形岩」。當年曾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有左貢「小香港」之稱。第三道神門是環繞在帕巴拉神湖之畔的冬日神山。冬日神山海拔約5,000餘米,因山石均為白色,故又叫「潔白的海螺山」。山峰呈錐形,直插雲天,山腳古柏、古松等樹木需數人合抱,高數丈的古樹樹頂伸展呈平毯狀,充滿了神秘而美麗的傳說。帕巴拉神湖在扎玉鎮雪壩村。

  據說昌都強巴林寺的帕巴拉活佛轉世要來此觀湖看影,所以昌都強巴林寺的歷代高僧活佛都有來此祭湖的傳統,帕巴拉神湖由此得名。帕巴拉活佛是西藏昌都藏傳佛教最大的活佛,為達賴喇嘛下屬。在歷史上既是昌都寺最高的宗教首領,又是昌都地區的最高行政首領。歷世帕巴拉活佛駐錫地為強巴林寺,現任帕巴拉活佛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帕巴拉·格列朗傑。

  帕巴拉神湖靜靜地躺在群山環繞間,最美的季節是冬季。冰封的湖面被白雪覆蓋,但是在神湖旁邊有些小湖卻仍是綠水狀態,從空中俯瞰仿若美玉鑲嵌。湖邊藏胞的房子印在湖光中,雪山、湖泊、人家、犛牛,加上幾縷炊煙,恍若仙境。夏季的神湖,又是另一番風景。秀麗潔白的冬日神山與茂密青綠的樹林相映成趣。水涵天影闊,山拔地形高。環湖綠帶如茵,花海相擁,彩蝶紛飛。湖水平靜如鏡,清澈見底,湖面野鴨成群,游魚伸手可捉。各色樹木相間,湖面色澤各異,猶如一面巨大的鏡子被各色顏料恰如其分地噴塗過似的。湖岸環繞着冬日神山,神山神湖相依相偎,湖光山色,讓人一見傾心。

  過了扎玉的冬日神山,再往東南到左貢縣覺瑪鄉,傳說這裏有第四道神門多拉神山。據說只有穿過第四道神門多拉神山進入左貢最南端的碧土鄉,才能進入卡瓦格博的外轉路途。進入覺瑪鄉,發現山上岩石多呈現動物的形狀。據說北部有犛牛石,形似犛牛,腦袋向上衝着北方的牧區草場,那兒果然牧業興旺;南部有騾子石,形似騾子,腦袋向下衝着南方的碧土,那兒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象徵騾馬繁衍,生意興隆。那一帶舊時每家至少飼養七八頭騾馬,參與遠行的馬幫。

  從北方來梅里雪山拜山的朝聖者在左貢自北南下,穿草原,趟曲水,翻高山,連續叩開四道神山門,才有機會向梅里女神表達虔誠的敬意。四道神門四座山,四座山形如孿生,都是在棕色土石群山中突現的灰白剛硬的石灰岩山峰,其上寸草不生。據說繞每山轉一圈,便象徵着邁過一道門檻;每轉一圈剛好一天的路程。朝聖信眾就這樣一步步接近心中的神山聖地。 據研究茶馬古道的學者考察,左貢境內這條朝山轉經線路與過去滇藏茶馬古道路線幾乎是完全重合的。在這條茶馬古道沿途,同時也是轉經朝聖道路的沿途,迄今仍處處可見難以計數的瑪尼堆、轉經房、經幡塔和大小寺廟,它們肅穆地立在每一道山樑,每一條路口,每一個村頭,炫示着古道那滄桑的歲月和宗教的崇高與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