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面入手 解「卡脖子」困局

  唐英年表示,清溢光電會配合國家的政策,沿着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他希望可以做一些國家需要的東西,「雖然由掩膜版至半導體中間是很大一步,但掩膜版是半導體必須的程序,下一步可以做晶片。」

  全球半導體短缺是一個大問題,但另一方面卻推動了各方在開發和生產上進行更多投入,成為了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的核心之一。美國及歐盟的半導體技術暫時最好,中國內地雖然表現不俗,但始終有些技術被人「卡脖子」。

  民企持久創新助攻關

  至於應對科技「卡脖子」問題的策略,他相信,可以從兩方面着手。首先,針對核心自主技術領域。創科發展層面廣闊,包括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科技項目,例如國家實驗室及超算中心等;又或是目前國家面對的超過 600多項科技「卡脖子」風險項目,當中約七成是微小的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不能以國家級項目來攻關,而是需要民企持久創新,以解決被「卡脖子」的問題。所以,為了創造有利的科技創新營商環境,必先要認清產業特點和市場情況,以及產品重要性和影響,讓國企及民企分別選擇適合自己的技術領域。其次是發揮民營企業作用。民企具有促進市場活力的優勢,掌握產品的定位和需求,而且市場敏感度高,配合自身的研發能力和高效管理,能夠「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實踐成果,積極創新。

  創新首要人才和配套

  事實上,他指中國在多個領域上已超越外國,建議在創新的路上有幾個關鍵的元素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必須有人才,沒有人才就不可能有技術革新;第二,需要有硬體配套,這包括材料、設備和技術。技術更新和科創近乎不斷地在推動工業發展;第三是市場和金融支持,需要有健全的市場機制和金融體系來支撐科技創新。唐英年坦言,「中華民族擁有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外國的打壓只會激勵我們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