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乏制約科幻電影產能

◆《逆轉時空》已是《熊出沒》系列走上科幻之路的第四部。
◆《逆轉時空》已是《熊出沒》系列走上科幻之路的第四部。

  談及「元年」後內地科幻電影的發展,中國影協科幻電影工作委員會會長王紅衛先拋出一個問題:中國科幻電影拍得最多、收益和口碑最穩定的是哪一部?他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先列舉了2019年至今內地主體創作或投資的科幻電影數量:共27部,其中動畫佔三分之一,傳統大片佔五分之一。「答案並不是《流浪地球》,而是已連續四年於春節檔上映的動畫電影《熊出沒》系列,這個大IP自2021年開始就堅定無比地走在科幻的道路上,今年上映的《熊出沒·逆轉時空》票房接近20億元人民幣。」他說,「其實所謂傳統意義上大製作的硬核科幻片數量非常少,其餘的片子雖然好像呈現出某種多元性,但真正經得住市場考驗的多元性是極其匱乏的。」

  他表示,眾所周知,科幻電影的特性在於必然會與其他電影類型相結合,「在所有的世界科幻電影已經開闢出來的道路上,華語科幻電影與其他類型的銜接度並不高,這也造成科幻電影多樣性遠遠不夠的問題。這幾年來,其實我們的產業熱度大於真正的行業投入力度,投入力度又大於行業的產能,而產能制約是因為人才缺乏。」

  業內人士已然在2019年便意識到華語科幻電影的發展瓶頸之一是人才缺乏,「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應運而生,並成為華語區最大科幻影視人才、項目、技術的交流平台,作為「藍星球」主席的王紅衛介紹道:「我們會做外國小眾科幻電影的專題展映,也會通過舉辦科幻影視競賽、創投會、跨界論壇、國際交流活動等來做這項人才基礎建設工作,對科幻電影人才展開五年乃至十年的培養,這樣未來華語科幻電影的發展才會有希望。」

  科幻作家劉慈欣曾提出:「中國科幻電影缺少的是概念和情懷。」華語科幻電影自元年以來篳路藍縷,局限於編劇人才,歸根結底也是教育的問題。文雋對此表示:「創作科幻需要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而我們的學校教育沒有土壤去培養能切合科幻需要的創意,所以在科幻電影領域遲遲都未能更進一步。如今我們的硬件、製作、資金和市場都能跟得上科幻片了,但我們的創作和劇本還跟不上,我們需要在這方面加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