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影人相聚 關錦鵬 鄭保瑞對新導演無私傳授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子棠)電影《但願人長久》的監製關錦鵬及導演祝紫嫣,以及《第八個嫌疑人》的監製鄭保瑞與導演李子俊昨日出席香港國際影視展「瑜亮相聚:兩代電影人對港產片的前瞻與探索」講座,分享經驗。
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入行的關錦鵬稱當時是菲林年代,從TVB訓練班畢業後就加入了菲林組做場記和助理編導的幕後工作,其後就轉做電影副導演,並從多位大導身上學會良多,不諱言現今做電影的大環境轉變了很多,能經歷過八九十年代電影全盛時期,資源充足,更覺得那一個年代的導演要心存感恩;而現在的新晉導演的資金來源,很大程度是來自政府資助,其實政府給予的資金也不少。關錦鵬亦指近年有不少作品能推廣到海外,正如《從今以後》得以在柏林影展獲獎,再回到香港成為電影節開幕電影,不過中間就需要有更多渠道。
與藝人溝通誠懇建立默契
關錦鵬被問到為何會願意為新晉導演擔任監製?他稱主要是被劇本所感動,以他為導演、祝紫嫣監製的《但願人長久》為例,除了劇本外,還看過祝紫嫣拍攝的短片覺得很好,而不管是對祝紫嫣或其他導演也好,監製應該站在導演的身旁作出提點,包括有關角色的出場、離場,以及人物之間的互動,要讓觀眾容易留下印象;但就只會向導演作出提議和建議,而不是要求導演依足他的想法。
作為新一代導演的李子俊亦認同指,有時候投資方會提出選角的建議,但若然自己都覺得沒感覺、又怎樣合作,這時就要由監製「擋」,有問題也要找監製商量,拍攝《第八個嫌疑人》時,監製鄭保瑞就幫了他很多。19歲加入電影業的鄭保瑞至今入行33年,並已5度為新導演監製電影,他謙稱不會自言有什麼心得,但會跟自己說,導演才是最重要的,盡量不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是站在導演的立場提出意見。
此外,主持說到關錦鵬被形容為業界的心靈調適師,關錦鵬笑言也不知何以會有這個稱號,可能拍戲時得到周潤發、鍾楚紅、張曼玉等配合,與梁朝偉除了傾談角色,也會談到私密事;他認為與藝人和工作人員,都要有誠懇和真摯的溝通、及建立默契,但就沒想到要做心靈調適師,只覺得這些對做導演或監製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