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節年年辦 「中國通史」出新版


「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成立 多元展覽社區推廣提升文化自信
為更有系統聚焦策劃推動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活動、交流和合作,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宣布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弘揚辦)。新成立的弘揚辦將透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內與中華文化和歷史相關的豐富資源,策劃多元化的節目,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主義教育。弘揚辦昨並簡介六大未來工作重點,包括全新的「中國通史系列」,按朝代時序加強市民對中國歷史及文化發展脈絡的理解,首個展覽以夏商周三代文明為主題,率先於4月推出,還會與教育局合作推動教與學活動、今年起每年舉辦「中華文化節」、多元化的展覽、社區推廣,以及豐富的線上資源,全方位提升香港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國家身份認同。◆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由康文署成立弘揚辦,專責策劃及舉辦推廣中華文化和歷史活動。昨日,弘揚辦正式宣布成立並舉行活動啟動儀式,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康文署署長劉明光和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伍志和等出席主持。
舉辦優秀中國文化藝術表演
劉震在儀式上表示,特區政府致力推動弘揚中華文化的工作,並引述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須堅定文化歷史自信,並確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令文化事業日益繁榮」,以及「須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弘揚辦將肩負重要的使命,透過康文署資源並與社會不同持份者合作,共同宣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主義教育。
他表示,由於教師在推動傳承中華文化上擔當關鍵角色,弘揚辦的首項活動就是昨日舉行「教與學活動系列」校長簡介會,未來還會藉教師培訓及學生推廣,讓中華文化得以薪火相傳。今年6月開幕的「中華文化節」亦是弘揚辦的另一亮點,將為市民和旅客舉辦優秀的中國文化藝術表演,並設立學生專場,節目詳情將於4月下旬公布。
下月首辦「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伍志和介紹了弘揚辦多項未來工作重點,包括由歷史博物館與弘揚辦合推、每年舉行「中國通史系列」展覽及相應配套活動。該系列以朝代為時序,今年4月至7月率先舉行首個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通過河南省境內夏商周三代的重要考古發現和珍貴文物,介紹三代的政治、社會、禮制及文化面貌,帶領觀眾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屆時並將邀請學校導賞,及製作「夏商周123」教材套且供全港中小學免費索取。
多領域豐富的系列展覽亦是弘揚辦的重點活動之一,伍志和透露,這些展覽將圍繞中國歷史、文化及藝術等領域的重要成就,包括於今年9月至12月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特展」,及配合香港作為今年「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主辦城市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匯粹展演」等。
在社區推廣方面,伍志和表示,弘揚辦會組織如發現非遺、社區文化大使計劃、社區演藝等方式讓中華文化以不同形式推廣到基層社區,提升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他又提到,弘揚辦的項目指標是每年舉辦一個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為主題的專題展覽,以及舉辦超過50項推廣中華文化及歷史的活動,預計每年合共超過70萬人次參加。
弘揚辦又會透過專屬網頁、社交平台及康文署網上資源加強線上推廣,日後更會籌建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和中華文化體驗館,為傳揚中華文化提供更強的社會平台。有關弘揚辦及各活動詳情,可瀏覽: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主要活動
中國通史系列
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合作推出「中國通史系列」展覽,以朝代順序排列,今年4月率先舉辦「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2025年至2028年主題依次為秦漢、隋唐、宋元、明清,2029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十周年的展覽作為系列總結
展覽系列
包括中國歷史、藝術、文化等不同領域,包括尋香記—中國香文化藝術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5周年特展(暫名)、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匯粹展演(暫名)等
教與學系列
與教育局合作「中國歷史文化教師培訓系列」活動,內容包括中國歷史文化、中國藝術、科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歷史開箱」到校工作坊;「歷史掏寶」系列博物館工作坊;「遊公園·學文化」 學生專場外展活動等
社區系列
透過如工作坊、演藝、講座、考察、示範、電影放映等形式,讓社區市民了解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節
2024年首度策劃,節目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及各式音樂、舞蹈及跨媒體演出、電影、展覽、講座、藝人談、大師班等,並會邀請內地不同省市優秀藝團來港演出,促進跨地區文化界別交流融合
線上系列
包括康文署「寓樂頻道」的中國歷史文化、文學、中國舞、中樂及粵劇節目,「穿越紫禁城」系列網上展覽,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線上節目等超過100項
◆資料來源: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